第119部分 (第3/5页)
一壁缓道,“按着祖宗规矩,庶出皇子长大,大多避嫡就藩,远离京畿。也有能干的有才能的,封爵留京,入职参政。”
有人出声道:“长皇子的母妃静妃是宫婢出身,按理封个郡王足矣。”
“郡王?”枕春斜睨一眼,“长皇子是陛下的长子,读书认真,骑马射箭也算勤恳。为陛下宗嗣着想,本宫主意封长皇子为一字亲王。昨日本宫便想好了,秦王便很好,堪比国君,给予厚望。”
历代王封,以秦齐楚赵韩燕卫为尊,即崇古意又体面尊贵,乃是一品之贵。而秦王,已是贵中之贵。
“皇后娘娘如此看重长皇子?”隆国公颇是惊讶。
枕春继道:“少年是家国的未来,长皇子是陛下的长子。既擢秦王,则应再授六部之职,先且历练着。”她问心无愧,朗朗而道,“明日便可与本宫一道参政。”
众人心悦诚服,举笏再拜。
安枕春的第一次垂帘听政,还是勉强能策议几句的。重政要政初初听来,是千头万绪,一来因为安青山与安正则各领两处要部,多句提点,枕春也能领会机要关节之处。二来,枕春聪明,最能从千言万语之中捉住要点。
枕春为人虽然跳脱,但公允端正,贵在心思宽厚仁慈是阖宫上下绝无仅有。一早上下来,竟然得了几句“皇后贤德”的称颂。
但也是很累的。早朝下了,吃了两个水晶汤丸垫巴了肚子,又在御书房设午朝。
午朝留下来的便是军机重臣、三省令与六部尚书。商讨的也是一些密事大事,譬如粮草运送,还有国库的开支。打仗是很花钱的,但各国之间乐此不疲,是因为战胜的收益也极具诱惑。
金钱、女人、荣誉与国土。
枕春捻着笔墨沾满朱砂,一手撑额,一边听枢密使详陈行军情况。
“由此陛下的意思是,应当趁着大军南下,直入扶南国边境密林。会时,与驻地都护二师会和,一鼓作气剿灭扶南军。”
枕春打断他:“直入扶南国密林?林中作战万般危险,尤其骑兵,最是不堪重负。”
枢密使拱手回禀:“并肩王主张逼战平原,只是如此一来,便需要等待一些时日。陛下以为,兵贵迅速,倘若等待平原会战,恐怕众将士疲软懈怠。”
枕春抬头,征询的眼光望向诸位重臣。
安青山捋须,思索少顷:“扶南国多沼泽、密林,林中作战对扶南军来说百利无一害。臣虽不知兵家战事,却懂得扬长避短的道理。”
“本宫亦如此想。”枕春紧蹙眉宇,写手书一封,“这林中作战的害处还是应当向陛下陈说。”
枢密使见枕春皱眉,却道:“此事便是因为陛下主林中作战,并肩王主逼战平原,意见有所分歧。二位因此还大吵一架,似有几分不合。”
枕春思索。慕北易武功好,但出征机会大多是做太子时挣下的。如今贵为九五之尊,莫说御驾亲征,便是兵刃相接的时候也是罕见。战场上的事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打架厉害,不一定打仗厉害,论对南疆战场的熟悉,恐怕慕永钺更胜一筹。
此事便难办了。听顺慕北易的,恐怕大战难上加难,听顺慕永钺的,从规矩上也说不过去。
众人面面相觑。
骤然,隆国公道:“皇后娘娘不必忧心。臣愿南使,规劝陛下。二来,战场之上也好保护陛下安全。”
枕春不放心:“南使保护规劝陛下亦是好法子,但隆国公固然军功显赫,如今也是一花甲的老臣,还能上战场吗?”
隆国公回道:“臣一族世袭爵位,自太祖皇帝开始便守护慕家天子的安危。皇后娘娘倘若是个仁慈的,便也再给老臣一次立功的机会。”
枕春打量他花白的眉入鬓,长髯雪白,很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