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4/4页)
钧一发之际格开了。班淑娴使的是一招“金针渡劫”,那高老者使的却是一招“万劫不复”,一正一反,均是施发了两仪术数中的极致。别看那高老者在叶枭手下缚手缚脚,似是功夫平庸,实则他刀法上的造诣确是不同凡响。
两人刀剑相交,各自退开一步,不禁一怔,心中均十分佩服对方这一招的精妙。两人派别不同,武功大异,生平从未见过面,但一招之下,发觉自己这套武功和对方若合符节,配合得天衣无缝,犹似一个人一生寂寞,突然间遇到了知己般的欢喜。
班淑娴忍不住想:“他华山派的反两仪刀法果然了得,若和他联手攻敌,当可发挥天下兵刃招数中的极诣。”跟着又想:“华山派这两个家伙不是叶枭的对手,我昆仑派跟他动手,也无取胜把握。我们若就此下场,那是昆仑、华山两派四大高手合战一个年轻后辈,未免太**分,然而这是华山派想出来的主意,就算失了身份那也是华山派的事情。”当下回头向何太冲叫道:“喂,你过来!”
何太冲虽对妻命不敢有违,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仍要摆足掌门人的架子,“哼”的一声,缓缓站起。四名小童前导,一捧长剑,一捧铁琴,另外两名各持佛尘。五人走到广场中心,捧剑小童双手端剑过顶,躬身呈上,何太冲接了,四名小童躬身退下。
叶枭看着何太冲这架势,心中甚是鄙夷,熟读《倚天屠龙记》的他,自然知道何太冲丫就一妻管严的脓包,心想,真特么想上去抽他两大耳刮子。
210、轻敌的结果
班淑娴道:“华山派的反两仪刀法,招数上倒也不算含糊。”
高老者嬉皮笑脸的道:“多蒙赞赏。”
班淑娴横了他一眼,说道:“咱们四个就拿这小娃儿喂喂招,切磋一下昆仑、华山两派的武功。”这话说的冠冕堂皇,就放佛叶枭只不过是陪练似的。
叶枭微微一笑,道:“久仰当年昆仑派前辈何足道先生,琴剑棋三绝,世称‘昆仑三圣’。只可惜晚辈生得太晚,没能瞻仰前辈的风范,实为憾事。”这几句话人人都听得出来,他大赞昆仑派的前辈,却是丝毫不提眼前昆仑派人物,那意思自然就是告诉班淑娴昆仑派自何足道之后就再无能人。
班淑娴登时脸色难看到极点,猛听得昆仑派中一人声如破锣的大声喝道:“小贼种,你有多大能耐,竟敢对我师父、师叔无理?”喝声未毕,一个满腮虬髯的道人从人丛中窜了出来,挺剑猛向叶枭背心刺去。这道人身法极快,这一剑虽似事先已有警告,但剑招迅捷,实和偷袭殊无分别。
不过对于这道人的偷袭,叶枭竟不转身,待剑尖将要触及背心衣服,左足向后翻出,压下剑刃,顺势踏落,将长剑踹在地下。那道人用力一抽,竟然纹丝不动。
那道人满脸胀得通红,竭力抽剑。叶枭左脚突然松开,脚底跟着在剑刃上一点。那道人没料到他会陡然松脚,力道用得猛了,一个踉跄,向后硬跌。凭着那道人的武功修为,这一下虽然出其不意,但原本立时便可拿桩站定,不料刚使得个“千斤坠”,猛地里剑上一股极强的力道传来,将他身子一推。登时一屁股坐倒,绝无抗御的余地,跟着听得叮叮叮的几声清脆响声,手中长剑寸寸断绝,掌中抓着的只余一个剑柄。
那道人惊愧难当,他是班淑娴亲传的弟子,因此叫班淑娴师父,而叫何太冲为“掌门师叔”,一瞥眼间,只见师父满脸怒色,心知自己这一下丢了师门极大的脸面,事过之后必受重责,不禁更是惶恐,忙一跃站起,喝道:“小贼种……”
叶枭本想就此让放过他,但听他又骂到“小贼种”三字,当即冷哼一声,跃至那道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