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2/5页)

考察洪秀全的成长轨迹,会发现他最初本是旧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和奉行者。

洪秀全的家境并不错,他本没有必要造反。他的父亲是临近诸村的保正,家里薄有田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当地算是好的。

问题出在科举考试上。

洪秀全上有两个哥哥,他是小儿子,也是洪家唯一读书求取功名的,在家里受宠而地位优越。7岁入本地私塾读书,13岁考上童生。此后17年4次赴广州应试,均落第,一直没考上秀才。1837年,一向自视极高,背负族人期望,已24岁的青年洪秀全第3次落榜,精神受了很大的打击,回到家后大病了一场。

这种情形我们可以想见,洪秀全幼年、少年、青年,甚至步入中年都一直把“科举取士”看成自己唯一的出路。从他13岁就考取童生的事实及后来成为太平天国的“天王”的历程看,洪秀全的天资并不差,也具有极强的奋斗精神,完全算的上一个有为的青年。但是,就这样一名本可以有所作为的青年却被清朝统治体系拒之门外。洪秀全不但自己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他身上背负的族人的希望也一次次落空,他当时所受的屈辱心情我们可想而知。

第八章:未来四十年(5)

落榜以后的洪秀全对当农民种地没多大兴趣,他选择了造反。

按理说,落榜以后他可以继续当农民或者从事比农民稍优越一些的工作。事实上,他18岁时曾受聘“坐馆”,为当地的塾师,教小孩识字和文化基础知识。这是当时老童生所从事的不固定职业,虽然收入比普通农民好不了多少,但至少比一般农民要有身份。也就是说如果洪秀全不造反,他不但有活路,还有一份比普通农民稍好的职业。

但是,家境较好和年少得志让洪秀全变得自视甚高,当他第四次落榜时,他感到的已不是屈辱而是愤怒。他在同样落榜的书友冯云山的劝说下,一怒之而砸了孔夫子的牌位,断了科举进士的念头,转而决心造反。

自从隋朝实行科举取士以来,科举考试已成为天下读书人和劳动人民进入统治阶层序列的唯一通道,尤其在太平岁月更是如此。现在这条路在洪秀全面前了无尽头,已经而立之年的洪秀全不愿再等待,于是他选择了造反。

促使洪秀全造反的原因肯定还有很多,但是未被科举考试录取肯定是其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原因。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洪秀全被科举录取了,那么他完全可能象康有为那样加入“公车上书”的队伍中,甚至终身保皇而不反清。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事实上他没被录取,而此时的他听到了冯云山的劝说,看到了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民不聊生的现状,感觉到了清帝国的腐朽和麻木,于是他造反了。

人们关心的问题是:对这样一个有为的青年,清朝的科举为什么没能接纳他?是考试的内容出了问题还是考试的形式出了问题?或者,在当时的体制下象洪秀全这样的青年还有没有其它形式可以进入清朝统治集团的序列?除了造反,他再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和洪秀全相比,康有为(1858…1927)显然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他被当时的科举制度接纳,很早的时候就成了举人。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他生于官僚家庭,家境自然比洪秀全要好,他自幼学习儒家思想,同时吸取了西方的进化论和*政治思想。

康有为和洪秀全都深受孔子“三十而立”的影响。洪秀全三十岁那年,开始信仰基督教,他将基督教和儒家学术结合起来,编成了通晓易懂的诗文,如《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檄文,教化民众;康有为三十岁那年(1888年)进京参加考试,第一次起草了上光绪帝的万言书,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变法主张。虽然无人敢将他的万言书上奏皇帝,但康有为却因此名声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