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2/5页)

“哦?”

无尘居士诧然望着小黑:“你怎么知道的?”

小黑忙说:“我,我是听彭哥这样称呼他们……”

彭小魁只好强自一笑,掩饰说:“我只是看他们的武功路数,胡乱猜的罢了。究竟是不是那几个著名的杀手,我也没有把握。”

“是也没关系了。”

小黑说:“今夜他们已经吓破胆,谅他们再也不敢来送死啦。”

彭小魁却皱眉说:“但我的行踪已被发现,恐怕不宜再留在此地……”

“贤侄!”

无尘居士正色说:“这个不用担心,他们如果胆敢纠众卷土重来,老夫拚着晚节不保,也要大开杀戒,决不让他们任何一人活着回去!”

彭小魁不禁为之动容:“苗老伯的这番盛情,愚侄铭感肺腑,但他们是冲着愚侄一人而来,与苗老伯毫无瓜葛,只要愚侄离去……”

“不!”

无尘居士断然说:“在你未完全复元之前,老夫不让你走!”

但彭小魁去意甚坚:“苗老伯,欲置我于死地的幕后主使人无论是谁,决不会就此轻易罢手。也许今夜来的几人,只是一探无尘山庄虚实。下次卷土重来,必然是大举来犯,老伯毕生与世无争,实犯不着为此破戒。”

况且,愚侄来此打扰已数月,今夜活动一下筋骨,反倒觉得血脉畅顺,精神旺盛,显见纵然余毒未尽,似已无碍,也该出去走动走动了。”

“贤侄打算去哪里呢?”无尘居士关心地问。

彭小魁不禁苦笑:“人怕出名猪怕肥,树大必招风,如今我在裕州已出了名,一回去势必引起人注意,中州镖局方面一定在找我,我实在不愿牵连他们一家。唉!天下之大……也许今后我彭小魁将四海为家吧!”

无尘居士沉吟一下,忽说:“对了,在贤侄来此之前,杭州西湖灵隐寺住持智圆大师曾来函,邀我去一游,贤侄来后我倒把这事搁在一边给忘了。

明日待我写封信让小黑去一趟,情形说明,等他有了回音你再去,凭智圆大师与老夫的交情,此事应该不成问题。”

老人家如此热心,使彭小魁不便拒绝,只好同意。

同时他向望西湖已久,可惜从无机会前往一游,如今正好了却心愿。

此地距西湖不远,往返只需两日足够。

小黑次日一早启程,第三天黄昏即返回,带回了智圆大师的亲笔覆函。

函中对彭小魁前往极表欢迎,且提及已卧病数月,遍访杭州名医,至今未见起色、甚盼这位名满京都的“千金一帖”能够妙手回春?

无尘居士惟恐杀手再闯来,不便离开无尘山庄,陪同彭小魁同往西湖。

当晚准备了酒菜,召回几名弟子为彭政宗饯行。

次日大家都起了个早,用过早飨,彭小魁便辞别了无尘居士和他的几名弟子,独自匆匆上路。

口口 口口 口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代表了富裕的江南。

杭州如果没有西湖,恐怕就大为逊色,美中不足了。

六伏天的清晨,湖上晨雾弥漫,一片朦胧。湖北岸山麓一带花木正盛,与湖山色相映,宛如人间仙境。

彭小魁背着简单的行囊,洒开大步踏上了行春桥。

从行春桥大道西南行,路西旁苍松夹道,路旁左右各栽三行,相隔约一丈左右,灵隐寺山门。全长九里,俗称九里松。

松尽处建坊,称之为松关,也就是灵隐寺的头山门,过此便是到二山门的大道。松关上悬了块匾颔,书写“九里松”三个漆金大字,出自南宋大文豪吴琚的手笔。

桥对面,这时迎出一位古稀老僧,身穿玉色僧官服,披了袈裟,手持拂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