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 (第3/4页)
些大国,但是有些时候打仗打的不仅是综合国力。
大唐同样具备强悍的军力。还有能打的将领。以李靖为首的一大堆名将扎堆儿的出现在大唐,活上十多年二十多年不成问题,苏宁自己也厚着脸皮自称名将,自己至少还能活个三四十年。这样的话薛延陀永远也别想和大唐对着干。而且。按照苏宁的规划,大唐会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强。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虽然可以从神机上找到很多的技术资料,但是苏宁渐渐的明白了知道和做出来是两码事,举个例子,知道巧克力是怎么做的,乃至于用料和制作流程,都可以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做起来的话,很大的可能还是会出现黑暗料理一类的东西,比如胡一菲的菲克力。
所以苏宁知道了很多技术,又写下来了,也按照唐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将这些重要的冶铁冶金技术资料告诉了已经被墨门接管的工部技术部门,可是结果却是一年多来没有多少进展,墨门的技术人员按照他们所能掌握的最高程度改进大唐的工业,可是,苏宁给的资料却没有从中有什么建树。
大概也是时代的问题,他们可以利用超过大唐现有水平五十年的技术改进大唐的工业,让大唐前进五十年,可是苏宁给出的技术至少也是明代中后期中国技术的巅峰时期和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这个时候大唐还处于七世纪,而技术却是十七世纪往后的这差不多整整一千年,想要领悟出来,似乎有点难……
而且唐代的技术成就并不是很高,因为政治时常不稳定,所以技术也就没有稳定发展的土壤,其实可以说唐代的技术和宋代的技术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唐代的技术至少落后宋代的技术一大截子,而宋代的技术沿用到了明代,自明代中后期东西方交流密切以来,明代技术才有了质的改变。
所以中国技术的黄金时代是宋代和明代中后期,唐代并不属于此列,虽然火药武器的真正出现也是在唐代,但是单论技术,显然唐代是不怎么样的,否则也不会让墨门一上来就给拉进了五十年,并且逐步开始推广,同时,墨门的核心技术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的研究苏宁给出的技术资料,比如蒸汽机什么的,他们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兴趣……
可事到如今,技术层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苏宁也把火药的配方给了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弄出火药和真正可以归类为火药武器的热武器,但是进展依旧不怎么好,就连最原始的火炮也弄不出来,理由就是炮管做不出来,冶铁技术严重落后……
这个就让苏宁很郁闷了,原来,火药武器那么难弄,光有火药是行不通的,最多来一个炸药包,对于战争而言没有实际上的改变,冷兵器朝热兵器过渡的时代不是那么容易到来的,大唐现在也就是完完全全的冷兵器国家,和热兵器谈不上任何联系。
苏宁那个郁闷哟,真是郁闷的受不了,但是无奈啊,真的是无奈啊,技术上的改革和创新之所以要花那么多年的时间就是因为理论和实践是完全不同的,理论可以比实践早好几百年提出,这好几百年的时间里面,人类却没有足够的技术力去实践这个理论。
大唐就处于这个尴尬的阶段,苏宁也难受,但是只能等待了,什么时候真的有时间了,就一定要亲自进入这个研究部门去一起研究去,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就算不知道,的那是好歹也亲身体验过,什么钢厂的也亲自去看过,冶炼的过程还亲自操作过,有自己总比没有自己要好。
另外李泰那个家伙依旧沉浸在科学的世界里面,苏宁甚至觉得把火药的研制交给他会更好一点儿。但是考虑到这个家伙有些偏执的性格,万一一个不好把自己给炸的半身不遂,那么自己就是万死难辞其咎了……还是等什么时候自己有机会的话就和他一起试验一下,总觉得这个家伙会给自己一些惊喜,他的物理水平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