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3/4页)

面却没有相对应的火炮支援,同样的道理,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中,明军击败日军所依靠的就是比日军更先进的火炮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个时候,日本的火枪技术已经比中国先进了,但是火炮技术赶不上,被明军的炮火打得满地乱窜溃不成军。

比起火枪,苏宁更愿意大力发展火炮技术,大唐不缺乏英勇善战的战士,火枪不着急,有了火炮,人们早晚会注意如何把火炮缩小缩小再缩小,变成可以一个人使用的单兵武器,从火器发展史上来看,的确可以把最早的火枪看做单兵火炮。

但是火炮的前提,是强大的冶铁能力和制造火药的能力,还要把火药制作的更加精良,更加好用,原始的火药真的只能做鞭炮,用作战争,只能吓唬人,声音很响,威力嘛,几乎可以忽略,所以鲁迅先生说外国人拿火药做武器杀人,中国人拿他放鞭炮过节,多少有失偏颇。

时间慢慢流逝,苏宁几乎可以确定僚人主力很快就要出现了,快了,快了,更快了,快点,快点,再快点……

先头部队终于出现了,那些丑陋的人,排成了队伍,歪歪扭扭就像条肥硕的蚯蚓,要是这里是平原,大唐的军队是骑兵,绝对能秒杀了这支军队,这根本算不得军队,行军没有章法,速度不一,走起来就像是逃难的难民,根本没有战斗意志可言,用这样的对手来试验燃烧罐,苏宁真的觉得是玷污了燃烧罐这样的杀器……

没办法,姑且试一试吧,好歹也是敌人不是吗?

峡谷很长,僚人的队伍更长,想要堵住这三万人的军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军,中军,后军,最基本的行军法则僚人还是有的,就这样,中军出现,后军出现,快速行进着……

时间到了!就是现在!

苏宁猛然站起来,拔出腰刀往前一挥,大声喊道:“点火!扔燃烧罐!”(未完待续。。)

ps: ps:要烧起来了!求订阅!求推荐!各种求~~~~

五百三十 火海

在孟雨和王玄策指挥的对面山谷,有专门观察苏宁指令的暗哨,只有一个职责,看准了苏宁,把苏宁的最高指令随时传到,两边山峰的直线距离不算太远,肉眼可以看到对面军队的动作,在没有电话和手表协调时间的时候,肉眼和旗语就是非常必要的了,而这个时候,苏宁选择肉眼。

苏宁一声令下,恍若惊雷,僚人行军速度不算快,而且人多,还有说话声,非常嘈杂,在安静的大唐军队听来很大,但是在僚人听来,基本上可以忽略,三万人在说话的时候,一个人大吼一声,除非有麦克风和扩音器,否则根本没有震慑力,这个时候也一样,但是相对应的,唐军的行动一直到点火成功将燃烧罐砸下去以后,才被注意到……

僚人的悲剧……

孟雨第一时间观察到了苏宁的行动,于是也即刻拔出腰刀,大吼一声:“点火!扔燃烧罐!”

一千五百名战士点燃了燃烧罐,对准天上,按照苏宁教的方法,往天上,差不多是抬头抬一半的角度,使劲儿仍,别对着那些僚人,砸不到的,要对着天上,苏宁做过实验和示范,大石头成功的砸到了底下的路。

可是燃烧罐不是石头,被石头砸了,只要不是太大的石头,太快的速度,或者被命中要害,那么就不会死,可是燃烧罐这个玩意儿,从天上掉下来,重力加速度算上本身重量。这一家伙就能砸中僚人的不在少数,随着燃烧罐的碎裂,两种情况发生了。

第一种情况是正中僚人头部或是武器等硬物,那么高的地方,那么快的速度,不碎是不可能的,除非底下是厚厚的棉花,所以碎了,碎得很可怕,碎裂的同时。一团火球爆开。沾到的地方没有不烧起来的,沾到哪儿就烧到哪儿,运气的烧到了手上胸口腿上屁股上,在短暂的震惊过后。剧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