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部分 (第3/5页)
可就算是留下底子了,以后广电总局再审你的本子,可就得往严了去审了!不说鸡蛋里挑骨头吧,那至少也得照着毛鸡蛋的级别看!你说,这位赵司长手里的权力有大!”
那个道:“那是,正该管呀,顶头上司嘛!”
这个说:“哎,你说李谦怎么跟他关系那么好,你看俩人对面吃饭那架势,边吃边聊,就跟哥们儿似的!”
那个道:“嗨,这事儿羡慕不来!刚才跟老廖聊天,他还说呢,今年这一级的学生,就李谦算最出彩的,要按照孔院长的意思,是希望他留校读一届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的,但是考虑到他最近两年连上学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压根儿就没张嘴提这个茬儿!你想想,能让老孔主动开口留校读研究生,这是多看重?”
顿了顿,还是那个刚才开口说话的人,又继续道:“再说了,李谦在圈里的人脉一直都是个谜!谁都不知道他那些朋友都是怎么处出来的!电视台高层,华夏台的,顺天台的,现在还有湖南的,据说华夏音乐学院那边的关系也极好,哎,对了,你也该知道啊,前段时间拜寿事件闹那么大,程云山老爷子,一代宗师,都收了他做关门弟子!了不得呀!”
直到此时,那另外一个人才又开口道:“说来也邪性!你说他一个二十岁的生瓜蛋子,哪儿来那么多心眼儿,能跟一帮老头儿玩那么好呢?”
何颖玉吃着吃着,装作不经意地斜着眼儿往自己身后瞥了几眼,大概看清,应该是往届的师兄?再不然就是邀请来的其他嘉宾?
她才刚入学一年,对这些人,还真是都不太熟悉。
不过听到这句话,她还是忍不住啪的一声放下筷子,大大方方地扭头道:“哎,两位师兄,请教一下,你们都管跟朋友交情好、朋友多的人叫心眼多是吗?”
…………
人跟人之间的交往,简单而又复杂。
简单说,交朋友是要分人的。
比如赵思存。
别看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但他是一个很了不得的人物。
十六岁考入国内的顶级学府燕京大学,毕业之后就留校,三年之后被调入文化部时,已经是正科级待遇,然后就这么正科级待遇、正科、副处、正处、副司一路过来,到去年升任司长的时候,他才年仅三十六岁,搁到地方上去,可就已经是封疆一地的市长级别了,在他这个年龄,以他那普通家庭出身的身份而言,非大智大勇之辈,是不可能在国家机关里提升那么快的!
按说以他的身份、地位,在娱乐圈子里交朋友,那必然是会很谨慎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娱乐圈头顶的正管部门,而文化部至少也得算是一个监管部门,他作为对口处理国内影视音乐发展这一块的司长,就说是顶头上司也不为过——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双方一个是官,一个是民。
官,与民,交不了朋友。
你甄贞再牛,江湖地位再高,专辑报上去了,出版署审完了,往文化部报备,赵思存不给副署,那你就直接歇菜,出不了!
所以,赵思存压根儿用不着跟个什么明星之类的交朋友,因为所有明星,都得捧着他,谁都不敢得罪他。
混娱乐圈的,少说也得到了谢金顺老爷子那个地步,被誉为业界泰斗了,行业内公认你已经是艺术家这个级别、宗师这个级别了,才够资格让赵思存这样的官员跟他论论交情。
除此之外,大家都要毕恭毕敬地称呼一声“赵司长”。
但偏偏,李谦跟他混成了朋友。
昌平音乐节上经谢金顺老爷子介绍而认识,后来再跟顺天电视台当时的副台长现在的台长关亮一起喝酒的时候,又见过一次面,彼此相谈甚欢,但直到那个时候,两人也只是点头之交,还是后来李谦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