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3/5页)
锋,已持续了整整二十年。
这二十年,康熙对台湾的政策一贯是以抚为主,征抚兼施,光是双方谈判先后就有十二次,为的就是谋求统一,可郑经却提出,台湾远在海外,不属于中国版图,照朝鲜例,不剃发。
很明显,郑经对清廷是毫无诚意可言,并且在三藩之乱期间。郑经强烈支持福建的耿精忠判清,并趁乱发兵进攻大陆。
康熙无奈,只好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政策,以此限制和打击郑经和他自诩的东宁小王国,但海禁同样不利于大陆的沿海居民,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统一两岸。
为了抓住个适合的机会统一台湾,康熙已经整整的等了二十年,如今,时机终于成熟了,郑经在台湾病故,台湾政局发生变动。诸子相争,官员内讧,文武解体,这对康熙来说,是统一台湾之良机,他终于要完成心中期盼已久的统一大业了。
乾清宫内,康熙稳坐于龙椅之上,坚定的目光直视着群臣,沉稳的道:“台湾之战在际,诸位爱卿准备的如何了?”
索额图始终不赞成康熙耗费那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去争取个不毛之地,可如今,他见圣意已决,知道再谏言也是无用,便也不再坚持,但仍旧迟疑的问了一句:“皇上,真的决定了吗?”
康熙闻言十分不悦,正色道:“君无戏言,万事俱备,为何不战?自三藩平定后,我大清中原大地统一,将士们修养生息的时日也不短了,有足够的力量重回战场,一展英姿;
更何况,自郑经死后,台湾政局动荡不安;且近来台湾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百姓饿死甚多,民众已对台湾郑氏政权及其不满;再看荷兰等殖民者,势力衰弱,已是无力干预;
种种环境都对我朝有利,正是我军趁虚而入之良机,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可……可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致胜,计难万全啊。”索额图仍旧忍不住的多话了一句。
康熙闻言满不在乎的“呵呵”冷笑道:“不怕,朕有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做主帅。又有姚启圣做后勤储备,台湾方面也有刘国轩负责战事,朕又御驾亲征,此战,必胜!”
康熙所言极是,台湾之战,最重要的就是选帅。
施琅长期转战于东南沿海,熟悉海上作战,实战经验丰富,而且他熟悉兵发、精通阵法、尤善水师,乃是一名有勇有谋之帅才,有这样一名主帅,还有何可担忧的呢?
真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出征!
【……【下册 宫闱沉浮】 第六十二章 机不可失……】@!!
第120…180章 【下册 宫闱沉浮】 第六十三章 将士出征
第六十三章将士出征
初九日。卯时,京城南郊校场内。
夏日昼长夜短,卯时刚到,天空已泛起鱼肚白,清早这一刻,温度凉爽宜人,南郊大校场内,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八旗将士全副武装,整齐列队。
“啪啪啪”三声鞭响,校场内顿时除了战马轻嘶和马蹄嘚嘚之声外,再无人语,所有将士鸦雀无声,庄严肃穆的注视着点兵台。
忽然,一只美丽的白色巨隼,“嘎嘎”几声啼鸣,“呼啦啦”的一抖翅膀,如闪电般的扶摇直上,转瞬之间便钻入了万米云霄之中。
眨眼功夫,只见这只美丽的大鸟。口中衔着一只从南边飞过的天鹅,稳稳的落在了康熙的手臂上。
康熙身着金盔铁甲,威武的屹立在点兵台上,见此情景,顿时龙颜大悦,爽朗的笑道:“哈哈哈,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垦。出征之际,巨隼擒南鹅,好兆头,好兆头!”
“我军必胜!我军必胜!我军必胜!”校场内五千禁旅八旗军,手中挥舞着亮闪闪的刀枪,如雷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