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4/4页)
是慢走的招呼着。这是果园自建场以来,工人最感到有地位的的时刻。
电也有了,不再停电,也不再是过节才有电,而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全有电。周围农村无不羡慕,果园实行的承包责任制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既响应了中央的精神,又让果园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从贫穷到富裕,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2)
生活得到了保障,来果园的人比吃大锅饭时多了很多,都想和果园人攀亲戚,哪怕沾一点光也好。队里有几个没有走的知青,一直是单身汉,来向他们说亲的络绎不绝,一下子成了紧俏“商品”,也让单身汉们乐得合不上嘴,个个左挑右选,像是要选出一个绝代佳人似的。
王明,是选择留在果园的一个知青。为什么留下来?他父母都已经双亡,家里没有什么亲人,自己不愿回到陌生的城市,果园里的一切对他太有感情,和场里的人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比亲人还亲人,走当然是舍不得。谁又能忘记养育过的地方呢?
王明是知青中最有学问的青年人,他来果园二队,就一直没有丢过书本,只要一有空,他就会从口袋里拿出一本书,如饥似渴地读着,有人在他身边走过,他也全然不知,似乎进入到书的世界里。队里的工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喜欢看书?他说他父亲在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无论你在什么时候,书永远是你的良师益友!”他深深地记住这句话。王明在极度沉闷的年代,书给他带来了很多乐趣,帮助他度过了每一天,他也从书里学到了很多没有学过的知识。
队长常喜欢叫他秀才,凡是队里要开会或是写队里的年终总结,队长总是让他执笔,写完后,再念给队长听。队长虽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他听王明写的报告之类的文章后,总是称赞不已,还在场部到处宣扬王明。整个场里基本上都知道“秀才”王明。
而王明已经是三十好几的男人,也没有找一个女人,一直是独自一个人生活。前几年,因为身份的问题,也没有一个女人敢靠近他,都躲得远远地,像躲避瘟疫一样。王明每天出工收工,也没有和更多的人接触,完全在自己的思想领域里生活着。现在时代变了,没有人再过问他们的身份问题,各自忙碌自己的生活,对待人的不再是批斗,更多的是关心和爱护。都是从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什么样的事没有经历过呢?人最基本的善良都呈现出来。
队里也分了一片果园给王明,大大小小的果树有三十多颗,而且正值壮年,正是果树结果的好时段。王明起早摸黑,总是忙碌不停,但他的习惯依然是口袋里塞一本书,再忙再累,也忘不了看书。队长经常来看望他,看看他的果园,看他依然是老样子就说:
“秀才,不能光看书,现在不像从前,现在是自己做自己得,你不做,就没有收入,你这个大秀才吃什么呀?”
“我的事都做了,看书也是休息。”
“你这秀才的道理就是多,我说不过你。秀才,你也不小啦,也该找个女人过日子,生活上也有个照应。冬天也有个人给你暖暖被子,你看你的样子,衣服脏不拉叽的,哪像一个年青人,我叫你大嫂替你找一个,行吗?”
“我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呢?谢谢你的好意!”
“也该考虑了,别的知青都走的走,结婚的结婚,唯独你连考虑都不考虑,少见,少见。”
“我也不知怎么说好,我似乎还没有这种意识。”
“没有意识,你是不是男人,哪有男人不想女人的事?”
“我正常得很,只是我想考大学,国家刚刚恢复高考,我想去试试。”
“你有这种想法很好,但是你还是要面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