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部分 (第2/4页)
们只是普通的人,而他们之所以被我们称为圣人,只是因为我们称呼他们为圣人罢了。”
张柬之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巴不知该如何言语。
苏宁看了看周围美丽的景色,深吸一口气。说道:“你读过《道德经》,那么你可知道老子为何会写《道德经》?《道德经》又是如何诞生的?”
张柬之摇头。
苏宁说道:“那还是春秋岁月,那一年,周天子景王在老子等一应周臣的支持下推行了“铸无射”变法,后来失败了,景王去世。景王立下的天子继承者王子朝在斗争中失败,被迫离开周都往楚国方向逃跑,老子作为王子朝的支持者之一,也只好随着王子朝奔楚,周王室随后彻底衰微,被消灭也只是时间问题,老子眼见于此,万念俱灰,单人离开了中原之地。西出函谷关,再无踪迹,而在他离开之前,留下了这五千字的《道德经》。”
张柬之瞪大了眼睛,似乎对此很有兴趣。
苏宁接着说道:“老子和孔子之间的交际,不少,有人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这一点是不妥的。对于孔子而言,老子更像是一个长者。孔子和老子最初的交集是因为孔子希望把自己的学说和著作放入周王室的典藏之中留存,而老子作为周王室管理图书的官员,是孔子必须要逾越过的关卡。
孔子就去拜见老子,向老子表明他的理想和抱负,还有他的学说的涵义,老子说。你这样说太繁琐了,直接说明你的本意,孔子便说本意就是仁义,老子又问什么是仁义,孔子便说“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你可知老子如何评价孔子的说法?”
苏宁卖了个关子,从未接触过来自于庄子著作的说法的张柬之感到极为好奇,急忙询问:“怎么评论?”
苏宁说道:“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晨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张柬之惊呼道:“老子认为儒家之术是乱了人性?”
苏宁说道:“你以为仁义是儒家之术,必须要学习儒家之术才会懂得仁义吗?”
张柬之没有说话,应该说几度欲张嘴,却不知从何说起,苏宁微笑道:“乌鸦没有受过儒家教育,依然知道反哺,这不是孝道吗?羔羊没有经过儒家教育,依然知道跪乳,这不是感恩吗?很多人的父母并未读过书,不知道仁义之说,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是却依然照顾抚养自己的子女,这难道不是爱吗?”
张柬之瞠目结舌。
苏宁紧接着说道:“他们都没有接受过儒家的教育,并不明白儒家之术,乃至于不知道什么是仁义,什么是孝,什么是爱,但是他们依然会做出这些举动,他们从生来就具有孝,具有爱,具有仁义,不需要学习儒家之术,也可以做出这些举动,仁义又怎么是孔子的呢?仁义又为何会是儒家的呢?
我们生来就有仁义,生来就有爱,就有孝,就有智,就有信,当然,我们生来也有恶,有恨,有凶,有欲,那是我们作为人的本性,儒家之术要求我们学习仁义,要求我们讲仁义,把我们本来就拥有的东西拿过来按照儒家的说法再来一遍,说这是教化,教化我们从未迷失过的心灵,这样的做法对吗?孔子到底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
老子拒绝了孔子,没有答应孔子让他把自己的著作放入周王室的典藏书库里面,孔子回去之后,认为自己远远不如老子,认为老子是天上的游龙,而自己只是地上的浮尘,并不明白真正的道理是什么,在那之后,一直到老子西出函谷关,孔子和老子之间还有很多次的交流和辩论,无一例外的是,老子始终不答应把孔子的著作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