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2/5页)

继续探查下去,他看到石室的尽头处有两个人高的圆洞,洞上原有张挂的布幔早已粉碎殆尽,禁不住好奇,他先选择左边的洞,向里走去。

圆洞并不深长,进去之后就是一间摆着大石床的房间,床内侧靠壁处有整齐的方格凹洞,大概是摆放对象的地方,诸葛龙上前仔细看去,有玉制、陶瓷的器物,还有几件珠宝物什,不过这些对他并没有什么用处,新世纪的社会里金钱没有作用,买卖全是由统制局依个人工作给予积点,用以折算购买物品,除了几个以收藏为乐的人之外,没有人会去买这些石头,所以他的兴趣缺缺。

看过一圈,没什么有趣的事物,便走出转向右边的圆洞走去,不错,进入后是一条走道,走道的第一个洞门处还掘有一个水池,但现在已变成干涸了,池边间隔地摆置着几个石刻的花盆,盆内早已没有花草,但是从花盆上的刻纹,看得出这洞穴原来的主人还是颇风雅的人,池对面尽头处刻了一个大“赵”字,不过诸葛龙认不出那字的意思,只觉得挺好看的。

在赵字下方,有一个小石几,石几上摆了几个物件,但诸葛龙没有兴趣细看,打量到边角处还有一个小门,就推开小门继续向里面闯。

小门内,居然是一个颇有看头的隔间,范围不大,四面墙都挖出小方格,里面花花绿绿的堆满了各种饰物、配件,大多是金银制品,铜铁器及皮件布料都已风化,有两面人高的长圆形铜镜嵌在壁角,生满了锈斑,已不堪使用,这大概是更衣间。

退出来沿着沿着走道向里行,分成三个隔间,每一个隔间有一张石床,布置差不多,一床一桌,角落有个石置的水槽,水槽上嵌着一面铜镜,但早已锈烂。

在最里面的一间,墙面一排石钉上架着一柄长剑,是唯一吸引诸葛龙的东西,这个洞内有兵器,使他大为惊喜,上前拿起,长度约为三尺六寸,柄长四寸二,抽出一看,剑身青莹,份量极轻,冷气森森,剑柄是白中带青的玉质,似乎不是原来的剑柄,与护手的交接处留有更换的痕迹,不过握起来极舒适,中央镶着另一块红玉,光滑润泽,带着微温。

隔了许多年代,这柄剑除了外缠的丝繐,居然没有一点锈坏,已经十分难得。

诸葛龙抽出剑刃,贯注三成内力,剑身立即泛起一片青莹莹的光芒,寒气大盛,冷气森森流泄,砭肤生憟,刃锋颤动,发出清鸣。

“好剑!”诸葛龙试着将剑往石桌上削去,一声细微的轻响,石桌缺了一角,削面平整,锋利程度并不逊于吴毛雄那一把宝刀。

虽然份量嫌轻了一点,诸葛龙还是满心欢喜地将剑收入鞘中,这算是因祸得福了,无意中让他得到一柄宝剑,摩娑中,察觉剑柄红玉上刻了两个花纹,看不出是什么。

鞘身似乎经过了相当的年代,已经褪去了外面的漆色,上面也有相同的花纹,诸葛龙耸了耸肩,这只有带回去请教古先生才能知道意思,于是从背包里找了一条细绳将宝剑串好背在背上。

向里面再一梭寻,没有发现其它令他注意的东西,便退出回到撞入的洞壁,向另一边走去。

大约走了有五十公尺,拐了两个弯,洞势渐渐向上,诸葛龙知道快要到出口了,加快脚步走去,果然上方出现一个,像是出口的石门。

推开石门,诸葛龙又不禁泄气,原来门外还是一间石室,只是比下面的更大了些,里面空荡荡地没有任何东西,两边墙壁上刻划了几个人像图形,或坐或站的,诸葛龙却没有兴趣看,只急着找出口,几次搜寻,终于在一面壁角找到像是石门的隙缝,却推不开,好像被堵住了,连连运劲试了几次,一点也动不了。

石门厚实,没有受到熔岩的烤过,坚硬十足,要想打破它谈何容易,诸葛龙无可奈何地坐了下来,想起自己找到一柄宝剑,对于石门打不开的事他并不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