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2/5页)
断归零?”
“对。张国荣在歌坛上到了顶点,在演艺上也是到了顶点。他对未来茫然了,他站在这个位置上,未来是什么?不知道。”
“我跟朴树1996年就认识了,那时候他签了麦田,还没出来。我当时做几首歌曲的小样,朴树帮我弹吉他。其中一首歌叫《摇篮曲》,是他帮我弹的伴奏。完了后他说,《摇篮曲》特别好,做了一定要送他。”
“朴树在做《生如夏花》这张专辑的半年前,快春节了,到我家聊了几个小时。他说他写不出歌来,状态不好,思维老是走不出来。
“我就说‘你不要勉强,不要因为合约去写,这样是写不出来的。你应该放松自己。’
“我说‘你不如在春节前后出去旅游,什么都别想,也别写歌,因为你现在不能勉强写,不能因为任务去写。你就去玩,尽情放松自己。说不准当你在玩的过程中间慢慢会有感觉,有了感觉你再写。’我说‘你一定要尊重自己的选择。’他说‘行。’后来他春节出去玩了一个月,再过了半年多就出了专辑《生如夏花》。”
“朴树是什么性格?”
“他有点自闭,有点抑郁,但是他很有才华。我以前经常会隔一段时间给他分析一下,聊一聊天。他爱钻牛角尖,拔不出来,所以我担任拔的角色。
“我每次跟他见面、沟通,都会调整他一些想法,因为他经常处于这种状态,所以我每次见到他都会尽量地帮他扭转一下。
“2004年初,在新加坡参加MTV亚洲大奖,我又跟他沟通,我经常在不经意之间跟他沟通。在颁奖的前一天,我们在一个六星级的酒店门口,他在抽烟,我就跟他聊。
“我问‘你现在状态怎么样?’他说他有时候还是那样。现在是宣传期,《生如夏花》出来后特别火。我说‘你需要调整状态,你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份。你是一个艺人,是一个公众人物。既然吃了这碗饭,你就得照这个程序做。’
“我说‘我们身上有两种人,一个是大家眼睛里的人,一个是自己。当你出家门的时候,一定是公众眼睛里的朴树,那时候的你不是你,所以把你的东西都忘掉,你就去做别人认识的朴树。如果那时候你要保留自己个人的朴树,就会不舒服。当你一回到家,就是你自己,跟外面没关系了。’
“‘门里门外的两个朴树你要调整好位置,不然就会打架。’他说‘我要想想,挺有道理的。’
“后来我回到北京,《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刘静植问我:‘听朴树说你把他都说通了?很难得。’我说‘因为我对他比较了解,我比较善于了解人的内心。’”
“娱乐圈属于压力很大的名利场?”
“对。我写过一篇文章,娱乐圈是名利场,不是站起来就是倒下去。”
“说来说去你还是说要坚强,要在这个名利场上站住脚。”
“如果没有自律就会腐烂。”
【回放】
名利场
演艺圈属于名利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人为名所困,为利所累,为了出人头地,竭尽所能。在演艺圈这个大舞台里周旋,来换取小舞台上的一时风光。甚至,放弃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这一切,能换来什么?
换来舞台上的鲜花和掌声。殊不知鲜花和掌声是最无情的。它今天可以给你,明天就可以给他。掌声和鲜花只是对你的昨天和今天的认可,你要陶醉在里面,它明天就会离你而去。
波密欧和提拉诺小镇(12)
换来一时的虚荣和满足。但虚荣和满足以后又能怎么样呢?虚荣是最肤浅的东西,而满足更是致命的。除了让人停滞不前以外,一无是处。
然而,一个人并不是要淡泊名利就要离开演艺圈,远离尘土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