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4/5页)
少我的骂,是笑里带骂。我很少骂主持人,只是因为他情绪化特重。当时他和李霞做主持的时候,一天要做七期节目,一开始情绪特别高涨,到两三期后就低落了。主持活动时,人多的时候就会很热情,人少了就蔫了。所以我要求他不要情绪化,要职业化。人多人少你都要放开表达。”
“吴瓒现在做什么?”
“留学英国了。我当时跟他说,‘如果我是你父亲,就会让你读书去。娱乐圈不知道对你是幸还是不幸?’当时我要求他一年后去国外上大学。
“我培养的主持人,吴瑕去了美国,吴瓒去了英国。通过这几届主持人大赛,我的经验是,主持人不是比赛出来的,主持人是通过栏目培训出来的。”
“但是可以通过大赛发现人才?”
“大赛是一个契机,可以增加一个被关注的机会。但是真正的主持人是通过栏目培养的,在节目里给予他要求,给予他锻炼。”
“你培养的主持人的风格是什么?”
“我对每个主持人都有不同的要求。李霞是‘要自信化,不要机械化’;张峥是‘要激情化,不要平稳化’;王翰涛是‘要自然化,不要表演化’;吴瓒是‘要职业化,不要情绪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要求,各人都不一样。”
“这群人和央视的主持人不一样在哪个地方?”
“自然、随意、本色、亲和。”
“他们能够脱颖而出,和中国大时代也有密切的关系吧?”
“有。当时中国的大时代正在走向开放,只不过很多人不会操作。我特别能够跟这个时代对接,我自己可能不是很明确,但是潜意识我知道这个东西是能接受的,是这个时代缺的东西,我去填补了。”
“李霞属于第一代时尚节目主持人?”
“她是时尚的代表人物。”
“什么是时尚呢?”
“时尚就是越土的东西和越新的东西相结合。‘土’代表了一种深度、一种文化;‘新’代表了一种现实、一种超前,这两者结合起来,是传统和现代的碰撞,就是时尚。”
四十八 MTV歌手比赛制造平民梦想
“MTV歌手大赛也是每年一次吗?”
“对。我们第一年的MTV大赛是和新索唱片合作的。我记得第一天预赛的时候,我在现场觉得,今年的选手质量很好啊,其中有一对组合刘吉宁、陈刚,非常好。
“预赛我听了三天,听得我晕头转向,因为选手水平参差不齐。尽管我们不收报名费,但是报了名我们得让他们好好表现嘛,这是对选手的一种尊重。最后刘吉宁、陈刚一路过关斩将,得了一等奖。
“后来刘吉宁、陈刚跟新索签约了。开始新索唱片跟他们只签单曲不签专辑,我告诉他们,要签就签专辑,如果这种条件就不签。最后签了,但三年发了一张专辑,取名‘大地乐团’,也没有好好推。这是我本来很看好的一个组合。”
“MTV对中国本土音乐的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举办这个歌手大赛?”
“不是。歌手大赛更大的是一种商业操作,对音乐的推动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因为不可能有资金去帮新人做唱片,MTV拥有的只是宣传阵地。歌手出了专辑才能帮他们推。所以我一直在为MTV做的,除了推广欧美、港台的音乐以外,还推广本土的作品。平台才是推新人的一个途径。”
“能进入你的视野的一个前提,是职业化的音乐人吗?”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阿尔卑斯山区的第一场雪(4)
“对,职业歌手。衡量一个人是否是职业歌手,就看他是否出了唱片,唱片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歌手能否进入颁奖的范围,也看他有没有出过唱片,这是基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