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2/5页)
“有一次歌手陈红和羽毛球冠军宫睿娜上场给孙燕姿颁奖,说完话奖杯也不颁给孙燕姿,孙燕姿自己从颁奖台上拿奖杯。”
“他们出席这种场合的机会太少了。”
“对。后来每一次音乐盛典都会把大量的当红明星请过来。开始时他们的服装不好看,后来一年、两年、三年以后,他们每一次做颁奖嘉宾都定做服装,越来越重视这样一个活动。我对演员说,要把颁奖礼当成一个时尚活动来展示你的风采。”
“在你眼里中国的这些艺人是否越来越成熟?”
“越来越成熟,而且我觉得他们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自从中国的影视业走入海外、走入国际,他们自己的那种感觉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沉稳。”
“你为什么要把影视演员引入音乐盛典?”
“我们的获奖者都是音乐人。国外的常规做法是,让获奖者同时也担任颁奖嘉宾。但是我发现这样的话一个人会上场好几次,领奖、颁奖和表演,如果他不换服装的话就很单调。
“另外,有些没有获奖的歌手如来颁奖的话,他不够资格去给获奖者颁奖。如果那些人来颁奖,获奖者就会觉得不舒服。影视行业是跨行业的,那是影坛,这是歌坛,所以演员来给歌手颁奖,顺理成章。虽然都是娱乐行业,但属不同的性质。而且当红影视演员能够吸引眼球。”
“这几年影、视、歌越来越成一家了?”
“越来越多了。而且我觉得将来应该单独做一个影视演员唱歌的颁奖礼。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歌手,主要靠人气,不是靠歌艺。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现代娱乐社会里边的新课题。”
三十九 培训独一无二的团队
“你培养过一支团队当助手,什么时候开始的?”
“去新加坡参加亚洲大奖回来以后开始的。”
“亚洲大奖是什么活动?”
“亚洲大奖是MTV2002年在新加坡开始举办的一个颁奖典礼。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颁奖礼,但是以亚洲歌坛为主。”
“音乐盛典呢?”
“1999年中国的第一届音乐盛典是MTV在全亚洲的第一次。”
“亚洲大奖规格更高吧?”
“高一个等级。因为有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的评选,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等,还有欧美的,更国际化。”
“你是从亚洲大奖学来的?”
“由它而引发的。因为几届音乐盛典下来,现场人手太欠缺了。新加坡的亚洲大奖,第一年我带了那英去领奖,第二年是羽泉,第三年是朴树。MTV每个国家的人接待自己国家的艺人。我就想中国的音乐盛典如果有一帮人帮我就好了。
“我想没有就培养。大家推荐、报名。每次颁奖前我会培训二、三十个人,把他们分成五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几个艺人,从艺人入场开始,什么时候送他们上场,什么时候送他们采访,什么时候负责颁奖,到时候领到舞台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传媒大学都有学生来经历过,个别学生连着做了三届,直到毕业。
“我培养的都是年轻人,开始他们很可能就是追星族。你首先需要去掉他们追星的概念,要让他们职业化,我当时有点像军训的感觉。组长带着组员,在现场给我排好站直了,要体现我们的职业态度。不要松松垮垮、懒懒散散。我跟他们说,在中国任何一个颁奖礼上没有我们这样一支队伍,这是独一无二的。
“培训团队是我一手操办的,当时很多人反对我,说弄那么一大帮人,现场多乱啊。第一年反对,说人太多了,中央台场地待不了,害我临场砍掉了10个人。但是确实有了他们,工作量分流了,程序井然有序。
“在现场有问题我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