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部分 (第3/5页)

是王允;现在王允自己在调动长安兵马;本身就是自取灭亡之道;若是王允身边也有一个主上的人;那么……”

看着微笑不语的贾讠羽,太史慈恍然大悟,眼前闪过郭淮的样子。哈哈一笑,不再多说,便和史阿匆匆告别。

第二天清晨时分,颠簸了一个晚上的太史慈和史阿回到了长安城。郭淮早已经在这里做立不安了很长时间。站在城墙上看到两人回来,这次放下心来。连忙打开城门,迎两人入城。

郭淮见到两人喜气洋洋的样子,知道事情已经有了转机,但是又知道长安城地东门。

太史慈吧张绣写给王允的回信交给了郭淮,要郭淮回去复命。要郭淮在吃过早饭之后再出城一趟。郭淮连忙去了。

太史慈和史阿回到了那位朋友地家里的时候;天已大亮;虽然已经一天一夜没有睡觉;但是两人神采奕奕;全无半点倦意。

吃过早饭后;郭淮匆匆而来。

太史慈要他坐下;把贾诩的自己的关系向郭淮透露了一二。郭淮本就是才智过人之辈;原本就有点猜出来;只是不大确定;现在经太史慈一说。郭淮虽然有点准备。但是也自目瞪口呆;没有想到太史慈在长安的实力这般强横。

不过当太史慈把贾诩的猜想告诉郭淮地时候;郭淮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才知道长安的局势恶劣到如此程度。

太史慈又把贾诩的主意向郭淮略作透露;并且把贾诩希望他做的事情吩咐给郭淮。郭淮没有想到在这场棋局中自己还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登时大为兴奋。太史慈对郭淮笑道:伯济在史阿兄的门下习剑多年;定然是剑道高手;制住王允一事。伯济要尽全力。不过伯济是人才;须知长安虽大;但还不是伯济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我不希望伯济在长安有什么不测。

郭淮没有想到太史慈这么看重自己;眼中闪过泪花;呜咽道:主上;郭淮我。。。。。。。太史慈一拍郭淮肩膀。笑骂道:男人哭比女人哭还可怕;伯济是豪爽的汉子;不可作此等小儿小女状;那岂非是长戚戚的小人了吗?有什么话不要说;做给我看岂非更好?

郭淮被太史慈说得不好意思起来;连忙改变话题道:主上;王允身边高手不少;五凌和王晨这两人都是身手不错之人;不过王凌现在不在长安;王晨又在负责监视吕吊的动向;原本还有几个王室家族地高手;但是最近都不见了踪影;原本不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但是经过主若是动起手来对会五允;并非是一件难事。我完全可以找机会把五晨那小子调开;让他无法保护王允。史阿对太史慈道:“伯济剑法不错,为人机警,而且不是好大言之人,他既然说有把握,那自然是八九不离十。”

太史慈点了点头,对郭淮他当然是充满信心。

能令诸葛武侯焦头烂额的人岂会是易与之辈?

只是在听郭淮说起刘璋三兄弟的时候,太史慈的心中一阵莫名其妙的烦躁。不知为何,太史慈觉得刘璋三人在王允的整个布局中并非这么简单,似乎还有其他用处。

但是太史慈却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儿,毕竟连贾诩那样的智者也没有说出所以然来,所以太史慈只能归结为自己是在杯弓蛇影。

太史慈想到这里,便又嘱咐了郭淮几句,便要郭淮回长安去。

太史慈和史阿在郭淮走后,便向史阿的朋友告辞。太史慈心中歉意在这人家里打扰数日,便要留下一些银钱,却被那人作色拒绝。

自始至终,史阿地这位朋友都未问过太史慈是何许人,足见其为人旷达,现在又拒绝太史慈的馈赠,足见其高风亮节。令太史慈赞叹不已。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观史阿之友,就可见史阿之为人了。

太史慈和史阿离开时,这人倚在门框上,极目远眺,还作歌相送。那歌声古朴苍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