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2/4页)
国平的脸上。“闽才,你怎么看这件事?”
“老师,”郁平是做过童子营师范的,因此宋国平用这个称呼可以拉近两人的距离。“结合咱们从埋在各府内的眼线的报告可以知道,最近必然有大事发生。”宋国平顿了顿,仿佛在承受某种不知名的压力般,但最终在郁平鼓励的眼光下说了出来。“学生之前还在疑惑,各府有何依仗作乱,但如今看来,或许是定虏伯有了异动。”
“不错,却有这个可能。”郁平缓缓抬起头,目光直视房梁上的雕刻,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如今王上大军北伐,江南空虚,南京城里不过留守司区区千余巡街兵丁、衙役,万一有人里应外合,一场大变就在眼前了。”
听得郁平的感叹,宋国平语气一正:“都堂,一期北伐已胜利可期,此时断不能让这些国蠹将王上的心血,十余万将士的付出毁之一旦呢。”
“本官自然省得,但此事关系明室涉及宫中,若不能妥善处置,恐怕有损王上的声誉,也将为王上代明而立平添无数风波和曲折。”郁平此刻有些举棋不定的样子。“若是这样,恐怕我等即便身死也莫能赎其罪过啊。”
宋国平脸色一变,显然也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不过他很快便再度进言:“都堂,其实各府内乱不足为惧,左不过区区数千乌合之众,虽然南京城内本藩驻兵也不多,但纠集留守司和王府翊卫定能一股荡平,当可以引蛇出洞,但万一刘部顺江东下”
郁平悚然而惊:“来人,武昌分司的报告送到了没有?”
很快,一名校尉捧来宗卷,郁平一看便丢到一旁:“有没有最近几日的。”
答案是否定的,郁平突然站起来在室内疾走几步:“有些不对劲,武昌的报告应该是两日一报的,即便路上有些波折,也不该只余十日前的东西。”
郁平的目光落到宋国平脸上,宋国平艰难的吞咽了口唾沫:“都堂,是不是”
“来人,快马联络九江分司,让他们密切注意江上动向。”说罢,郁平继续命令道。“宋掌刑,”宋国平应了一声。“你立刻亲自赶往芜湖,监视江面。”宋国平应了一声,却没有迈步,郁平有些不耐的看向他。“你还有事吗?”
“都堂,下官听闻,如今东洋舰队一部已经进驻镇江,而且淞崇都督府的守兵一团也将开往常州一线。”郑克臧的命令虽然隐蔽,但宋国平毕竟是地头蛇,一早从细微之中发现了蛛丝马迹,因此建议道。“是不是立刻请旨调动两部进驻南京。”
“这是你可以操心的嘛?”一声呵斥吓得宋国平不敢再多说,于是倒退的出去,看着宋国平的背影,郁平似乎有些烦躁,只见他在室内如困兽一般疾走了几步,似乎终于决定了什么,最终坐下来提笔急书起来,等到奏章一蹴而就了,他冲着门外喝到。“来人。”亲随走了进来。“这是急件,立刻送往军前,另外,命人准备车马,本官要去王府谒见夫人。”
郁平还没有起身,外面就有人大声报告道:“都堂,舒城王携王长孙求见。”
舒城王?郁平脑子里当即浮现出一个竹竿一样的人物:舒城王朱慈炴,第三代益王朱厚炫嫡三子一脉的第五代王位继承人,按辈份来算可以说是现今的益王朱怡镐的堂祖父。不过这个人,这个时候来见自己有何目的呢?
一念及此,郁平当即命令道:“请舒城王到偏室相见。”
已经七十多岁的朱慈炴带着四十来岁的朱怡铭颤颤巍巍的被人引到了偏室,还没等降阶相迎的郁平率先行礼,这位老王爷就拽着孙子咕咚一下给郁平跪下了:“还请都堂救命啊!”
郁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也不敢怠慢,急急命人扶起两人,等泣不成声的老郡王在室内落座了,郁平才从其已经浑浊的嗓音里听明白了一切,原来朱慈烯抵达福京之后身子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