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2/4页)
家极度的贫困,不过占城人的脸上看不出对贫苦的不满,只有一些大户豪门还念念不忘往昔的辉煌。“不过倒也安贫乐道。”
“蔡大人说的极是。”为蔡通做导游的邓七祖上是漳州来的水手,因为搁浅流落而不得不在此定局,虽然几辈都娶的当地妻子,但依旧以是中国人自豪,家中更是保留了说闽南话的习惯,因此蔡通才能与之进行交流。“不过倒不是甘于贫苦,而是这些占人太懒的缘故。”
蔡通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罢他看似严肃的说到:“没错,这世上只有汉家苗裔是最勤劳的,所以在哪里都是生根发芽,都能脱颖而出,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蛮夷又怎么能比得上呢。”
蔡通心情好,邓七自然不会泼冷水,所以只是赔笑着,这个时候蔡通忽然问到:“邓七啊,占城像你一样的大明子裔多不多?”
“宾童龙的汉人差不多四五百户的样子。”邓七老老实实回答着。“安南就要多一些了。”
“四五百户,这也不少了。”蔡通砸吧砸吧嘴继续问道。“那这些汉人在此地过得好吗?”
“宾童龙的汉人有钱的不多,或是像小的这样做通译的,或是做些小买卖的,或是跟着出洋的,当然真正有钱也不少,都在城外置地呢,据小的知道,其中万老爷、鲁老爷等少说都有近万亩的庄田,宾童龙王还给他们封爵呢。”
“哦?”蔡通点点头,若是宾童龙王还不准备召见他的话,或可以打着明郑的旗号找这些人来穿针引线搭桥。“哪都是这样啊,对了,有没有人想回国的,当然福建、广东还去不了,但东宁总归可以的。”
“想叶落归根的当然不少,但说是要去东宁怕是没有一个愿意的。”邓七显然不看好蔡通的招募行为。“这里的汉人或多或少都有亲戚关系,现而今大明乱呢。”邓七的话明显顾及了蔡通的颜面。“没有愿意回去当兵吃粮的。”
蔡通无言的点点头,没错,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虽然不怎么富裕,但已经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就不会再想回头经历血火考验,看来总领想指望从南海各国招募汉民家庭回迁东宁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啊。
“说起来宾童龙的汉人最早是从前宋就迁来的。”蔡通正在感叹着,就听邓七继续说着。“都几百年了,这些人也在此地住惯了,虽说每一代都指望着叶落归根,但也仅仅是归葬而已,真要让他们回去,怕是也舍不得这份基业。”蔡通眯起眼睛,他已经听不进邓七的话,此时他就想快一点回到驿馆,然后奋笔疾书,向郑克臧报告他的发现,或许也只有血火才能造就一个民族的不屈脊梁。“就算有愿意回去的,那也是”
回到驿馆,蔡通还没有提起笔,管理驿馆的官就过来通知:“上使可算回来了,王宫来人了,请大人明日进宫,大人再不回来,下官就要满城去找大人了”
颠来倒去的话就是一个意思,明日占城王posaut将接见蔡通,蔡通会意的递过去一角银子,尽管占城通用阿拉伯银币及同等规格的欧洲银币,但这并不妨碍驿官了解白银的货值,所以小费一到手,这家伙就心满意足的退了下去
转过天,一身正六品武官正装的蔡通一大早就在驿馆里等着,然而直到日上三杆了,王宫里来迎接的使者都没有到,由于占城一天只吃两顿,不做说明的话驿馆是不会替他特意做饭的,所以这下可把他给饿惨了。
正当他饿的前胸贴后肚之时,使者终于姗姗来迟了:“请上国使者入宫。”
坐在大象上的感觉还是很令第一次经历者目眩神摇的,但蔡通代表的是东宁的尊严,所以强忍不适也要作出一番怡然自得的架势来,好在,从宾童龙城小,从驿馆到王宫也没有多少的路,这才让蔡通撑了下来
严格来说,这次会晤跟蔡通想象的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