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5页)

这畜生就算已列仙道,终究毫无人性,该夺去神力,拿下镇压了!”

但龙王哪肯就缚,一场翻天覆地的厄难就此展开。

四十九日没日没夜的疾风骤雨,摧残得天上人间一片狼籍,却无人治得住这只千年巨兽,最后玉帝亲自取来支撑北海天鼎的赤红玉柱,命千万大军围困住龙王,龙王无处闪躲,终于被北海玉柱击中龙额,刹那间,身躯如绞浪般翻腾数百里,玉帝不敢大意,再出一掌,当下震出了龙王的魂魄,龙王数千年的修行转眼烟消云散。

从此天地终于归于平静,但玉帝感叹地瞧向遗留在龙宫,甫出世的九龙子。龙王的罪孽将累及九子,而这九子也遗有龙王的野性劣根,不适合再留在天庭,他心中顿时有了决定,将九龙子幻化成人形,贬入凡间,纳入轮回。

从此九龙潜伏人间,在不同的时空、朝代与国度中,各自寻求世间真情,唯有九龙皆圆满悟出男女真谛,摆脱龙王遗自体内的劣性,才得以返归仙列,免再落入轮回之苦。

这九龙分别为——“虬龙”、“蛟龙”、“应龙”、“螭龙”、“蜻龙”、“鸣龙”、“蜥龙”、“蟠龙”、“火龙”。

九龙潜伏凡间,各有所长,有的威仪慑人,有的柔情似水,有的火爆易怒,有的清冷无情,有的顽邪稚气,有的嬉闹不羁……九种不同的命运在不同时代背景中即将展开。

而“九龙璧”,则刻载下九龙子的爱恨情仇,九块白璧在往后数千年都嵌在玉帝的泅龙殿中,当九块白璧皆耀出澄红灿光,转白为炽,即是九龙子回归之期……

第一章

螭龙,性色也。

清 乾隆二十七年 太后大寿

慈宁宫,鼓乐声不断,今儿个为讨太后欢心,年幼的宫女们个个穿起象征祝寿的五色衣,年长的宫女们则是手执五色灯,灯上分别写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寿安康”等等的字样,在鼓乐齐鸣中,事母甚孝的乾隆帝率著皇后、嫔妃以及皇子、皇女、亲王、贝勒、格格们齐向太后祝寿行仪。

寿宴上,乾隆还特意为太后制作了一道大菜,取名“百鸟朝凤”。上菜前由一百位宫女放飞一百只鸟儿,百鸟争鸣之际,御厨再把象征吉祥如意的菜色献上,太后大感惊喜,笑咧了嘴,简直真信自己可以万寿无疆、长命百岁了。

子孙们齐聚一堂,太后放眼望去,就一人最显尊贵,这十岁的小阿哥并未与其他阿哥坐至一旁,而是与著帝后同坐一桌,这意味著什么?众人冷眼旁观,皇帝的意思已不言而喻。

太后瞧在眼底,只是笑著,十二阿哥的母亲是当朝国母,孩子本身又文采出众,年纪小小,俨然已有未来储君的架式,立此孙为太子也未尝不可。

乾隆的其他嫔妃与皇子,见太后似也默许的认可了十二阿哥,各个不是低著头就是侧著脸,捏拳咬牙。

哼,凭什么在众多阿哥中就他永璂一人受到专宠,难道其他阿哥都不如他吗?想起永璂一出生时,传闻皇阿玛梦见真龙转世,这才独宠于他。

放屁!这分明是皇阿玛偏心,宠爱皇后之余才施恩于十二阿哥,皇阿玛怎可能因为一个梦境,就真当永璂是真龙转世了

众阿哥忿忿不平,恨不得啃了他的肉,放了他的血,瞧瞧这“龙肉”是不是特别腥,“龙血”是不是黑的!

在数双怨妒的眼神中,寿宴前方搭起的戏台灯火打亮,京城名伶在台上开唱献寿了,太后看戏看得专注,几个阿哥们远远瞧见坐得不耐烦的永璂起了身,似乎想先行离开了。

太后寿宴上竟敢私自离席,这小子果真恃宠而骄!

众皇子见他在皇阿玛的宠溺目光下走出宴厅,几个人立即露出阴险的一笑,抢出跟随其后。

永璂手里还拿著皇额娘硬塞给他的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