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5页)
驾驶着飞机的战友不能再进行迫降营救,这样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懂这点很容易,做到很难。
雷恰戈夫见轰炸机还在徘徊,迟迟不肯返航,道:“别犹豫了,抓紧返航,敌人马上就追上来了,这样只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还有,刚才的动作幅度太大了,燃油也跟不上了。”
作为一个老牌飞行员,雷恰戈夫对这种情况早已习以为常,虽然心里不得劲,但是只能这么做。
“返航。”
“返航。”
王亮和耿继辉分别说一句。
二十九架轰炸机以最快的时速往回飞去。
*******
在福州加油进行紧急维修之后,等待了三个多小时,王亮他们才往南昌方向飞去。
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主要用于对轰炸机进行紧急维修。
光王亮那架轰炸机上就多出了二十几个窟窿眼,没有坠毁,还能跨越台湾海峡,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作者菌要准备炸日本本土了。)
(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一章 要跟着王亮去延安的周至柔
到了南昌,王亮心情很不好,虽然确认了战果,在此次行动**炸毁了日军86架飞机,还把一个大油库给弄爆了。
本来是很完美的事情,但是牺牲的七个飞行员让王亮高兴不起来。
不爽,很不爽。
时任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主任,未来的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中将亲自接见了雷恰戈夫等苏联航空志愿队的同志。
一个身居高位的国民党空军中将亲自接见一个苏联少校,这规格实在是高的不能再高了。
原因有两个,一是苏联这次派出的是航空支援对,无条件志愿。
二是国民党正在跟苏联磋商购买一批战机的事宜。
随着抗日战争的大幕拉开,国民党已经深刻意识到空军建设的重要性。
没有制空权的战斗,那就是杀戮。
尤其是上海和国府南京遭受到轰炸之后,蒋光头深刻地意识到了空军的重要性。
蒋光头特选周至柔赴欧美各国考察空军教育,从此脱离了陆军系统,开始空军生涯,出国后周至柔苦学英语,认真考察了各国航空建设和空军训练。
1936年1月24日,周至柔被国民政府叙任陆军中将;任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主任,负实际领导全国航空事业责任,他抓紧时间培养飞行员,向外国购买飞机,在全国各地建立军用飞机场。
5月航空委员会又进行改组,蒋光头兼任委员长,周至柔为主任委员;10月在蒋光头五十寿辰之日,空军特由高志航领队,使用美制飞机,在南京上空编成“中正”、“五十”四个字型,国民党空军已经初具规模。
1937年5月划全国空军军区,再改组航委会,周至柔为常务主任委员兼第一厅厅长。1938年任昆明中央航校校长。
总得来来讲中国空军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当然这是在花钱向美国、苏联这种军事大国求援的结果。
面对国民党中将雷恰戈夫尊重地打了一个军礼,并介绍道:“将军好,我是苏联航空支援队大队长雷恰戈夫,这位是苏联特别军事顾问王亮,我们两个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
雷恰戈夫知道,这个周至柔中将是中国空军的创始人,是飞行界的前辈。
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物。
“两位少校,你们好。我代表四万万中国同胞感谢你们对中国的无私援助,对于在这次行动中牺牲的飞行员,我内心也是十分悲痛。他们都是英雄,真正的英雄。”周至柔礼貌性地回了一个军礼,用流利地英语回道。
显然,周至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