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最早发现北极的是美国探险家比利。1909年,比利踏上北极点之后向全世界宣布,这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净土。很快,北极就成为了欧美国家的探险家和航海家们最热衷的地方,进而逐渐成为了世界上很多大国所觊觎的一块地方。

1983年,《美国的北极政策》在美国总统里根的倡导下签署,这一议案强调:“在北极地区,美国有着独特且很关键的战略性利益。”而且里根在国会会议上一再强调,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对美国的战略资源储备和国家安全等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需要美国政府去认真对待关于北极的每一个利益性问题。第二年,《北极考察和政策法》正式在美国国会上通过,美国政府将战略考量、经济利益和科学研究这三者融为一体来看待。

虽然有着太平洋和大西洋这两道浩瀚无垠的天然屏障构成了美国的“防护层”,但是随着人类飞行技术越来越发达,美国人更是将北极看成了自己应对空中打击的又一道坚实屏障,所以北极在美国人眼里就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意义的战略要地。

北极的水域自然情况非常复杂,很多国家的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上进行探测活动的时候,都需要巨大的资金保障和一系列的高精端技术设备作为探测的依托。据报道,俄罗斯光是在北冰洋海底插上那一面钛合金的俄罗斯国旗就花费了400多万美元,而美国的“犀利”号破冰船的一年维护费就高达3000多万美金。从美国和俄罗斯不惜耗费巨资加强对北极地区的掌控来看,北极地区的战略意义的确重要。

近年来,北极地区周围的丹麦、加拿大和挪威等国家也开始加入到了北极的争夺中来了,它们均对外宣称,对于自己相邻近的北冰洋部分海域拥有主权,而这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冲突。比如加拿大和丹麦在汉斯小岛的主权问题上就争得不可开交,为此双方还用搞军事演习,或者用插国旗等方法来对抗,结果弄得关系异常紧张,并使得北极地区的“争夺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虽然丹麦、加拿大等国都对外宣称自己对临靠自己领土的北冰洋部分地区享有主权,可是直到今天这些国家都无法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享有北极部分地区主权的证据。因此,一些知名的国际分析家称:“从丹麦等国在北极地区的争夺情况来看,现如今在这一片地区有说话权的国家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这也是当今世界资源战争在北极地区的缩影——随着很多国家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他们逐渐开始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任何一个有资源的角落。

随着世界资源争夺气氛越来越浓,各个国家对北极地区的争夺也开始激烈起来。2010年春,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乔·步夫就对着媒体公开发表了自己对北极地区的看法,他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已经开始快速解冻的北极冰层很有可能在25年之后就消逝,因此这为对北极地区所蕴含的丰富自然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能,那么新的一轮“北极战争”将迅速拉开帷幕。而就在乔·步夫对外宣扬他的“北极战争”论的时候,美国的核潜艇已经开进了北冰洋。

如果北极的冰盖在25年之后彻底消逝,那么这一地区的广阔水域将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水域。而这也表明,“西北通道”和“北方通道”将直接连成一线,从加拿大的海岸一直延伸,经过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联通西伯利亚的交通线,那么到时候将形成一个北冰洋通道。而这个新建立的北冰洋通道能够将亚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航线距离缩短8000多千米,大大提升海上交通运输效率,并将对世界的贸易格局产生变革性影响(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的作用将有所减少)。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北冰洋上占世界25%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成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眼馋的肥肉。甚至有国际情势分析专家指出,第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