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4/5页)
正是嫩柳抽条花木复苏之际。更有细雨如纱暖风拂面燕子衔枝蛙鸣阵阵无怪乎自古便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
那听雨楼是江南第一大茶楼。高有三层临湖而建。若是登上顶层坐在水榭之中则西湖美景尽收眼底。更不用说这里有天下闻名的素菜点心据说皇帝的御厨中便有从此处出师的
外间微微下着小雨坐在听雨楼顶层凭栏望去但见烟雨朦胧中远山隐隐可见。湖面被细雨敲出个个小小的涟漪一圈圈荡开。雷峰塔的身影也影影绰绰。此般情景比之天空晴朗另有一番风味。
三楼因是观景最佳位置茶水费便也比他层贵些一般布衣百姓倒还真消受不起。是以平日里茶客稀少。
美景当前若是配上文人雅客吟诗作对品茶谈心那便十分搭调。然而听雨楼中此时的气氛却完全不是那回事。尤为反常的是最昂贵的三楼中竟然几乎所有桌子都占了人。
从楼梯口出来左手两张坐着六名青衣劲装的大汉人人腰佩长剑神色紧张。东北角一张坐着一老一少年老的那个一身粗布麻衣背对楼梯口看不见神情;少的那个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年纪一身黑色短打脸上神情三分紧张之中到杂了七分兴奋。两人桌上放了两柄大刀。
右手三张中西面一张只有一人是位面容秀丽的年轻女子身着黄衫头戴金钗左手按着桌上长剑剑鞘右手微微颤抖举起茶杯放在唇边。杯中其实并无半滴茶水她却不放下只握在手中出神。
右手东面两张桌子坐的却均是出家人。四名道士两位老僧也都身携兵刃神情严峻。
惟有中间正对楼梯口的那张桌子空着却被楼上众人数十道凌厉目光时不时地扫过。其他闲杂茶客有想上三楼来的看到这样情景均吓得掉头便走。
楼上人众虽多却无半点响声。人人各自低头默默喝茶。小二添了一壶又一壶见他们间气氛紧张不由暗暗惊心虽然腿脚软却丝毫不敢怠慢。掌柜的更是心中痛情知今日茶楼多半难逃一劫却不敢上前请他们离开惟有躲入一楼大堂眼不见为净。
忽然楼梯口处传来“咚咚”脚步声声音轻巧像是练武之人。众人闻得均紧张起来握住兵刃紧盯楼梯口。
却见上来的是一位须皆白的道士见到众人看他怔了一怔匆匆稽为礼便往东南面那张桌子走去。众人露出松了一口气的神情继续喝茶。
那道士走到桌前先四下看了一遍问道:“常师兄漻清那小子还没到么?”他声音粗犷嗓门颇大。楼上众人听了“漻清”二字均是一震。
他师兄名叫常在山是武当大弟子居武当五子之。除他之外在座的三子名字分别叫做苏在木甘在遂白在及。刚进来的这位是五子之末姓麦讳在冬。
常在山听了麦在冬说话眉头一皱道:“休要多言!你且坐下。”
麦在冬听了不敢违拗便在他们旁边坐下。一旁小二忙战战兢兢过来倒茶。
隔了片刻眼见太阳西斜午时早过。麦在冬“哼”了一声恨恨道:“忒那妖道架子摆得倒大!说是今日听雨楼上相见却直到现在仍是不来!莫非怕了咱们天下英雄不敢现身?”
余人尚未答话便听窗外传来一声长笑一把柔和的声音轻轻道:“天下英雄相邀贫道敢不赴约!”
除了几位年长者自重身份未有举动外余人均霍地站起拔兵刃在手。
忽然眼前一晃那唯一空着的桌边多了一人。
此人年纪看来约在二十上下身着一件剪裁合度的杏黄道袍背挂长剑;满头黑亮青丝用杏色布带在头上挽了个道髻以一支白玉簪子固定额角颊边似是不经意地垂下几绺丝衬得他俊美的脸容更添三分妖异。只见他嘴角含笑凤目含春眸光流转在楼中诸人脸上一一滑过。众人均大感吃不消定力差的更是不由自主直直盯着他看心中一片恍惚。
见势不妙两位僧人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