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第1/2页)

父親和兩個哥哥要的是一家子和和睦睦鬧鬧熱熱。

她就要出嫁了,終歸他們要跟沙夫人相處下去。

權當為了他們。

她起身,卻並不去扶沙夫人,反叫張嬤嬤:「扶夫人起來到席上坐罷。」

那一席酒將散的時候,楊陌又送了東西來,這一回卻是各色的風箏。

小孩子們頓時開心得瘋了,一個個拿著風箏滿院子地跑。

成哥兒跑累了,盧雙燕要抱他去睡,他卻不肯,偏跑來要盈兒抱。

盈兒便抱著他,待他睡著了,才進屋,將他放在床上。

小崔氏便坐在床邊,主動說要守著孩子們,又趁空跟她說道:「原來姑娘進宮還要上學呢。先生還是兩個女的。真真是想不到,女人也能做官兒呢。」

盈兒見她淳樸,並沒有怪自己把喬簡拉回盧雙燕屋裡的意思,更覺得對不住她,便道:「其實女人能做的事雖不多,可也不見得只得嫁人這一條路。我以前還想過,就帶著筐兒跟筥兒兩個到桃花山去,那裡民風淳樸,我就種種花兒,一輩子不嫁人。」

小崔氏低了頭:「我又沒姑娘的好本事。一家子都叫匈奴人殺光了,也沒個投靠處。那年若不是將軍相救,我也沒命了。我也不敢拿什麼救命恩人的款,也不想將軍為難。只是……」

說著,豆大的淚珠滴了下來,她忙別過身子,抽了絹子抹臉。

盈兒心頭一動,想想自己若是進了宮,這事怕更是搭不上手,便道:「你若願意,我便叫爹爹索性收了你做我姐姐,以後你也是喬府正經的姑娘小姐。日後再叫爹爹給你找個好人家,當正經的夫人去。若是你想給崔家留個後,便招個上門女婿也成。」

聽到最後一句,小崔氏猛地抬起頭來,大圓臉盤紅紅的,眼睫毛上還掛著淚珠子。

盈兒再想多說幾句,筐兒沖了進來,道:「姑娘,快出去,有好戲瞧呢!」

說著扯著她就往外跑。

出了門,到得院中,一瞧,真的大為驚駭。

只見玉蘭花下,垂頭喪氣跪著一人,身後綁著綠黃荊條,頭低到胸前。

一個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身著青色蟒袍,手提馬鞭站在他旁邊。

就見他呼地一揚鞭,就抽在那荊條上,楊繼隨即便慘叫了一聲。

盈兒忙跑到喬執身邊,問:「爹,這是怎麼回事?」

喬執拍拍她的肩:「不就是你瞧著這回事,有個詞叫什麼來著……負荊請罪。」

盈兒:……他爹是怎麼辦到的?

喬執一笑,貼她耳邊道:「我回京後,武安郡王一直要見我說要請酒陪罪。你爹我欠他那口酒麼。總要給你出口氣。我不肯見他。放了話出去,除非他帶楊繼上門負荊請罪,不然我與他割袍斷義。」

盈兒抱著喬執的胳膊,低頭偷偷將眼淚蹭在他的衣袖上。

前世對不住她的這些人,死的死,傷的傷,認錯的認錯。

她爹爹這是想讓她半點委屈遺憾都沒有的嫁進東宮。

想必這樣不依不饒,也是做給楊陌瞧的。

日後他待她比不上她爹爹,可沒臉說出什麼疼寵她的話來。

那天之後不久,小崔氏便夜裡來找了她一趟,下了決心,說願意招婿上門,給崔家留個後。

盈兒十分感嘆她不容易,後來想想倒也不奇怪。一個亂軍之中,敢冒著性命危險勇敢救人的女子,這樣的選擇也屬正常,便叫了喬簡來。

喬簡聽了小崔氏的決定,眼眶發紅,猶豫半天,到底點了頭。

隔了兩日,盈兒便抽空跟喬執說了。

喬執聽完,拍了拍她的頭,笑道:「你還是不原諒你娘。都不管大崔氏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