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2/4页)

中华奥委会的启动资金,并要求中华奥运会立刻拿出一个二十年远景规划出来。

而王正廷也没有辜负王振宇的期望,立刻组织这批来自各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的体育爱好者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一份二十万字的规划报告就放在了王振宇的案头。

让熟悉王振宇习惯的陈布雷无比惊讶的是,王振宇在这一天主动推掉了和英法领事的会晤计划,而是抽出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单独和王正廷谈话,一边翻阅计划书一边交流。

参加这次会面的还有张伯苓、沉嗣良、袁敦礼、郝更生、高梓、吴蕴瑞、马约翰、蒋湘清八人,根据王振宇的意见,最终公布出来的中华奥委会章程被命名为《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及中华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章程》。

按照这个章程的规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的性质属于民间体育社团。而中华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属于国际奥委会的下属机构,嗣后将向国际奥委会递交加入申请。

而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作为民间社团,采取会员制,在全国各省市设立分部。主要工作是层层选拔相关运动项目国家队成员,组织各种体育竞赛项目,普及和推广现代体育运动,丰富国民文化生活等等。

其组织机构采取间接选举方式产生,首先是在县一级以每县一个指标的方式选举国民体育委员参与各省市奥委会(同时也是体育联合会)的工作。其次是按照省区,人口比例选举出的代表将和各运动项目的负责人一起组成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委员以及中华奥运会委员。而这个机构将作为中华民国体育联合总会和中华奥运委员会的最高权力机构而存在。选举按照规定是每四年进行一次,允许连任,但是正式工作人员年龄不允许超过七十岁,荣誉不在此限。负责整个机构日常工作的将是由一名主席,三名副主席,一名秘书长组成的五人主席团领导的十五人执委会,任期同样为四年。。。

至于整个机构目前阶段的工作重点和方向,王振宇很明确的提出了三点:

第一,是和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合作,制定出一个运动场馆等级标准。在各省省会以十年为期,建设标准的五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型奥体中心,在省会以外规模不允许超出二万。同时为所有公办小学,中学大学争取地方政府的土地划拨,建设运动场馆。在厂矿企业也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各省市级别奥委会和当地的中小学高等院校,大型厂矿企业建立关系,推动这些地方的体育运动爱好者组建体育社团。

第二,成立中华足球总会,把足球定为国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面积推广。计划在二年内举办四年一届的中华杯足球赛(各省市代表队参加)以及足球俱乐部联赛。

第三,确立教练培训,运动员选拔等机制,做好准备,参加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争取取得好成绩,改变世界关于中国人体格的观点。。。

有钱,有人,有方向,王正廷他们要是还干不好工作那就要闹笑话了。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国际奥委会还没有后世那般有钱,时任奥委会主席,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者法国人顾拜旦甚至是用自己的钱在推广这项运动,这直接导致了他晚年生活的拮据。

不过历史在这里发生了变化,中国申请加入的报告出现在他案头的时候,这位饱受艰辛的体育之父激动的流下了眼泪。因为中国人寄来的不仅仅是一份入会申请,还有十万美金的汇款和一份邀请,邀请国际奥委会顾拜旦先生带领一个不超过五十人的代表团前来中国指导奥运工作的开展,如能前来,中国奥委会将为安特卫普奥运会提供二十万美金的赞助款。。。

1918年8月,顾拜旦一行二十人搭乘中国远洋航运公司运送归国远征军的邮轮,和那些脸上充满了思乡情绪的中**人们一起前往神秘的东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