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5页)

孙铁锤瞧出儿子的神色,打定主意要让儿子进那家书院,忙追问女儿:“不晓得这新书院学费贵不贵……咱们也好做个准备。”

此话一出,李氏和孙璟瑜黯然,读书要钱,将来参考也要钱,平日吃饭还要钱,什么都是钱,哎。

二姐蹙眉思索半晌摇头:“这倒没听说,爹别急,我回去找柱头,让他去徐家打听打听,怎么说咱余家和徐家有点干系。”二姐颇是笃定的说,当年她夫家余老祖母就是徐大官人的奶娘,如今祖母虽然去了,但是念在这份情谊,平日和徐家的晚辈多少有来往。

一家人有了新盼头,闭门造车铁定不如出门求学,有高人指导,仿佛可以看到孙璟瑜他日学识方可蒸蒸日上。

孙璟瑜高兴的很,饭桌上谈完便迫不及待去找秋娘,秋娘得了消息亦是高兴不已,叮嘱孙璟瑜要加紧用功,最好能博得徐老爷的赏识。

孙璟瑜倍受鼓舞,当晚读书更是用功。

秋娘和两个姐姐挤在一张床上,说了半夜闲话,翌日早晨纷纷下田里忙,有两个姐姐和孙铁锤的几个嫂子弟妹帮忙,孙家几亩水田没几日便完了工。

眨眼亲戚们都走了,孙家恢复往日的安静。孙铁锤和孙大海每日仍是忙进忙出,田里忙完了还有地里,地里忙完还有湖里,一年没几天消停。

大嫂的伤势渐渐好转,李氏的性子似比打架前柔和了许多,对大嫂尤其温和。

秋娘每日差不多承担家里所有活计,晚上便抽空绣花,帕子,鞋垫,结络,尽是些小玩意,积少成多,倒也能卖几个钱。只可惜卖的钱,秋娘一个子都没得到过,全是李氏收了。

秋娘不在意钱的归处,然随着季节慢慢变化,书院竣工,徐老爷归乡,一家人眼巴巴等着孙璟瑜去书院读书,秋娘却在暗处着急,要如何向孙家人开口,让她的弟弟也去学堂。

秋娘落水

这是秋娘嫁进孙家的第一年,春暖花开时节带着弟弟不远而来,如今眨眼便到了寒冬年尾。

一年到头忙碌的村民们正大光明的停下手脚,欢欢喜喜的筹备年货。田地间一片枯败灰沉沉的颜色,男女老少拢起袖子只为过年。

这个年,孙家老小都过得极其舒心,于两老来说,大儿子二儿子的婚事解决了是为双喜,儿女平安圆满比什么都好。于小一辈来说,孙大海和媳妇和睦相处,孙璟瑜开春就可以去新学堂入学。

这些,全是孙家的喜事。

李氏筹办这个年非常加劲,先是请人热热闹闹的杀了头肥猪,自己家留些猪肉,其他的卖了些银钱,小赚一笔。孙铁锤与几个兄弟合伙在湖里养殖的鱼收了一批,李氏不像去年那般抠门舍不得给自家留点大鱼吃,今年大方的让孙铁锤留下四条大鱼,足有一百几十斤,一条养着备用,其他三条全部做了腊鱼,琢磨着这些腊鱼省着可以吃到来年夏天,孙璟瑜开年去学堂读书,但是每天得吃饭不是,孩子读书劳累,李氏打算以后每日总得给孙璟瑜弄点荤腥好好的补身体。

孙铁锤卖鱼赚了笔钱,李氏全部收刮,藏了一些,另拿出一些扯了几匹布,男人清一色的蓝色料子,女人清一色的蓝底白花,这些布匹全交给秋娘折腾,秋娘花几天功夫,给家里每人都做了件新衣裳,同样的花色,连样式都一样,但穿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是不同,李氏穿着新衣更显黑老,好在够精神。大嫂穿着新衣也显老,主要是她皮肤黑,好在她自己没察觉。唯有秋娘穿着新衣,一出门的刹那,一屋子人都没了声音。

秋娘挽着鬓,留着整齐稀疏的刘海,肩两旁两缕黑丝随意垂着,深沉的蓝色衬托得她的脸越发白净无暇,水灵的大眼睛如一汪清水,一颦一笑娇俏可人。李氏心里一惊,暗道这丫头真是穿什么都好看,真是活见鬼,他们干活没几天就晒得黑不溜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