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5页)

才能真正脱罪。

也因此,《审判》虽然还没完结,但结局肯定是K被处死。

K绞尽脑汁想弄清自己犯了什么罪;试图为自己脱罪;无可奈何赴死,都不过是罪犯———人类自己讲给自己听的幽默或寓言故事。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叶予在自承作弊门和代笔门的真实性。我刚才也说了,《审判》里的“罪”,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罪”。所以,请媒体朋友们不要断章取义。

因媒体们的“审判”,而动笔写下这篇小说,最终又超脱于此,对人类自由意志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探索。

这是我理解的《审判》。

这篇后于徐亦山出现的文章,始一发出,便在网友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同是国内最顶尖的三大作家之一,同是认为《审判》是部经典之作,观点却是完全不同。

一个认为K无罪,一个认为K有罪(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罪”);一个认为是社会力量对个人的压迫,一个认为是对人类自由意志的探索;一个认为叶予在控诉媒体们的“审判”,一个认为叶予后来又超脱于此。

唯一相同的大概只有三点:一、K最终将被处死;二、力挺叶予。

结局哀伤:“看标题还以为是黑叶予的,看了全文才知道是力挺叶予的。不过,陈教授讲的东西我不是很明白诶~”

我对你:“@结局哀伤,在人类自身构建起来的规则框架下,没有人能经得起理性的自我拷问。因此,理性一旦起作用,罪就滋生。陈教授认为,叶予超脱了媒体们的‘审判’,对人类自由意志进行了探索,简单点讲,就是在探索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本地区老大:“一旦开审,必然有罪。徐老和陈教授虽然都这么认为,但二人看法完全不同呢。徐老认为是因为个人在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太过无助,如蜉蝣撼树,简单点说,就是冤枉,说你有罪,你就是有罪。而陈教授则认为是因为没有人能经得起自身理性的‘审判’,理性一旦起作用,罪就滋生。”

念君:“我擦,连评论都看不懂,我去看《审判》是不是毫无希望了?”

东西南北:“叶予这是文坛领袖的节奏啊!给力!!!”

第八十九章 丑事被曝

由徐亦山和陈彦琳带头,各种或有名,或无名的作家、评论家、思想家、哲学家等等跳了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的支持徐亦山的看法,认为叶予是在控诉社会力量对个体的压迫,有的则支持陈彦琳的看法,认为叶予超脱于此,是在进行人类自由意志的探索。

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提出,审判是对“审判”本身的审判。

《叶予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论社会强权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论人类的自由意志》

《笔能杀人,舆论力量的影响力》

《历史上那些死于社会力量下的希望》

《由《审判》看我国法治问题》

《罪感与自我存在之间的关系》

……

唯一相同的便是,他们认为《审判》是表现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叶予绝不可能是一个会月考作弊的人,要求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作弊门的真相。

整个文坛有份量的人都站出来要求有关部门介入调查,那还了得?

再加上那沸腾的民意。

次日,中央立即就此事召开了紧急会议。

因一次月考作弊事件而惊动中央,叶予大概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审判》连载第四天,都市报销量暴增一倍。

“老板,来份都市报。”一个背着书包的孩子一边从钱包里抽出张五元纸币,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