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 (第2/4页)

的可能性,不过两人已经很满足了,笑嘻嘻的送走本庄实乃。

这一等就过了二十多天,在此期间栃尾城几次出动大军围剿伊达芦名联军,把肆无忌惮的陆奥土匪给撵回山上不敢下来,中越的国人又不是傻子不可能一直让他们扫荡临时定居点,临时定居点的秋风打过几次就被盯上,然后就是半个多月什么东西都没捞着,还有一次差点被当地国人拖住后腿,被迫丢下两百人断后才险之又险的躲过本庄军的追击。

伊达芦名联那边每天窝在袴腰山上别提有多难受,眼看秋收来临芦名伊达联军还是忍不住下山,因为五十岚川两岸刚刚收完打好的粮食,正在晾晒着想必很快就会装进谷仓贮存,他们只有六千多大军外加两千阵夫人吃马嚼开销也不小。

他们跋山涉水那么远,一路走的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来到越后可不是为了什么盟约和志向,当他们发觉无法攻陷任何一座城砦的时候,就知道这次入侵多半是要歇菜,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无功而返,尤其是在另外三路没有决出胜负之前,万一前脚刚回去后脚三路齐泼攻入越后,那他们的肠子都得悔青了,所以他们学土匪去打秋风,赚点兵粮还搭进去不少性命,一来一回还是亏。

总结上次出阵的经验教训,伊达辉宗检讨自己急功近利的选择出击实在有错,最主要的还是出阵的时机不对,稻米未成熟就攻进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狼狈撤退到袴腰山上安营扎寨,现如今时机正好。

秋收已经近在眼前,越后依然没有被攻破一路的消息,伊达実元与芦名家委派的大将松本氏辅的心一下就凉了半截,知道今年的战争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任何收获了,所以临走前能捞回来点作为补偿才能勉强保本不亏。

伊达実元与松本氏辅商量一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拍板决定道:“立刻下山冲入五十岚川抢掠粮草,然后立刻回到山上继续坚守,然后伺机而动,如果半个月后依然没有越后被攻破一路的消息,我们就立即撤退!如果有一路被攻破我们再考虑是不是继续坚守吧。”

农业对东国的影响力要远比西国、近畿更大,因为东国缺少发达的商业来支撑领主的征讨,在东国可以不打仗但必须得收粮。不收粮食熬不到第二年夏天就得完蛋。陆奥通往越后的山路崎岖难行。而且山高路远后勤压力非常大,在越后得不到粮草补给就已经输了一半。

如果他们不还不死心的留在越后,熬到越后降下第一场大雪,连绵不断的大雪把山路全部封死,深山半米厚的积雪足以致命,躲在袴腰山里没有粮草补给只靠自带不给根本撑不了多久。

长尾家根本无须管他们,不用两个月他们就回饿的受不住主动跳出来投降,不投降要么集体冻死。要么集体饿死在山中,那样的结果即使越后真被三路攻破,对于伊达、芦名两家来说也是一场完败。

他们的行动很快就被吉良忍者探知出来,其实他们的决定也不算难猜,袴腰山附近距离五十岚川最近,在几个方向都被长尾军重兵包围的情况下,伊达、芦名联军所能选择的进攻地点就只有袴腰山附近的几个点,结合他们打秋风的土匪作风,下山抢粮是最具可能的一条。

得知目标的行动,少女们决定制定一套伏击计划并通报本庄实乃。他没想到两个小姑娘还能想出一套方案,仔细推敲一遍觉得颇为可行。便立即下令全军移动四千五百大军赶赴五十岚川附近的下田城内待机。

第二天一大早,伊达、芦名联军果然率军出击,五千多名土匪分成三部分别对北岸的几个村庄实施劫掠,村子里的村民见势不妙舍掉粮食躲进村里防守,伊达、芦名联军也不去管他们的反应,他们就像真正的土匪抢走村子里的驮马和平板马车,然后把粮食疯狂的往马车上搬运,直到驮马快要拉不动的时候才恋恋不舍的换另一辆马车。

就在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