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2/5页)

“看样子,你们是商量了想把二姑娘送过门去?这诚郡王就一混到底的混子,你们也敢把二姑娘送过去?”顾应无显然不大喜欢诚郡王,可忘了自己当初也是个混子,只是混得层面儿不一样罢了。

“不是我们想,是二姑娘想,前些日子递了不少帖子到府上,可二姑娘是铁了心要栽诚郡王坑里。你看,这还没说不同意呢,就把事闹得风风雨雨的,我们要真横加阻拦了,到时候还不定得生出什么事来。唉……谁愿意把自个儿妹子往火坑里推呀,哥哥,要你你该怎么个办法?”

这事儿对顾雁歌是事,对顾应无来就不是事:“看来你还是不愿意,放心,我自有办法让你们家那喝了迷汤的二姑娘回转心意,也有办法敲打敲打诚郡王。有些事,你和咱妹夫都想不到、做不出,可咱有主意。”

“还是哥哥有主意,我这脑袋想半天了都没个法子,只是哥哥,你究竟是个什么主意?”顾雁歌担心做得过了,反而不美。

顾应无大手一挥,潇洒无比地道:“诚非良人,更有良人!”

“谁?”

“关候爷家的庶子。”

“人家订亲了。”

“订个什么亲,那家姑娘跟人有私,自个儿跑了!啧,以前这位可喜欢过你家二姑娘,是二姑娘看不上人家。”

“还有这回事!”

“以前看不上的,现在可未必看不上喽。”

顾雁歌摇摇头:“哥哥,你就确定二姑娘现在能看上?”

“万事有你哥我呐。”

挑眉,挤眼,使坏开始……只是,这二姑娘可能如大家所愿?

第一二六章 坑谁也别坑自己,坑自己没治

事实证明,有些人解释不清楚,二姑娘还真就蹲坑蹲得深了,硬是要死死吊在这棵树上。

月末的时候,言官们上了奏折,说是恒王府上的姑娘惑乱宗室子弟,这事儿一下子被朝堂热议了起来。皇室自然站在了萧永夜这边,怎么说萧永夜也在津洲王的事儿上支持了他一把,他如今自然也要扶一把萧永夜 。

而津洲王也存着这样那样的心思,在朝堂上力证事不关萧永夜:“皇上,所谓刑不上大夫,罪不斩三公,庶出子所作所为本就不应累及嫡出,更何况,恒王为人克己复礼,从未行差踏错半步。恒王自来为国戍边,劳心劳累,家中大小,自行管教,恒王何来教养不力之责。”

其实这样的事,本来就是可大可小,京里的世家大族里哪家没点这样的破烂事儿,怪就怪眼下萧永夜正在风口浪尖儿上顶着,当然会被无限放大。

津洲王的话让皇帝脸色稍稍转好,再看堂下的朝臣们,知事儿的就开始组织话儿来应对了。内廷正是顾应无当职,他正为自己把事办砸了而烦心呢,眼下被言官一参,更觉得自己没办好事,让萧永夜跟着受了牵连:“皇上,庶子不干嫡,恒王无过。”

臣子们一听内廷都跟着附议了,大家伙儿也赶紧上吧,倒是把言官给晾在了一边。言官也是悲催的,本来就是被人撺掇着上的折子,这下倒好,所有人都倒戈相向了。

皇帝很满意这结果,又安抚了萧永夜几句,又赐了些物件儿,让萧永夜回府好好处理家事。

萧永夜也明白,这时候二姑娘也袒护不得了,原先还念着父亲子息单薄,就两庶出的弟弟、妹妹,总不能薄待了,没想到他想厚待,人家还扯他的后腿。眼下怕是他能容得二姑娘,萧家那些个长辈也容不下了。

顾雁歌这时候正在府里着人里外洒扫,因为萧老夫人病好了,难得的天气又好,顾雁歌扶着萧老夫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满院子丫头、小厮忙上忙下,萧老夫人看得津津有味儿:“看着满府上下,都生气十足的,我心里头多舒坦啊。雁儿,你办得好,以后娘就把这点事交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