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4/5页)
皇后或皇太后哪个不与自己丈夫合葬啊,可她若是葬于盛京自己丈夫皇太极的陵墓,定会遭到反对、诋毁与猜忌。即使凭她孙儿玄烨的帝威定能按照祖制安葬她于盛京,可对后世子孙来所,这却是个难言的尴尬。她是选择了一条既不损皇室的尊严,又不让孙子为难的办法……那就是再一次牺牲自己来维护皇室那无上荣光的天威与尊严。
孝顺的玄烨此刻悲痛不能自已,以眼神和他祖母博弈……只见两颗硕大硕大的泪珠从老祖宗的眼里滚落……
玄烨见此痛哭出声,不甘心地微微点头……泪眼模糊中我瞅向他侧面,他是最了解自己祖母的不是么?这大概是他权宜之计吧,毕竟他最做不到的是拂逆他祖母的话。
“烨儿……如果有来世,你还愿意做我的孙子么?”见皇帝应允了她最后的心事,她此刻平静下来,抚着孙儿的脸轻道,眼神带着满满的慈爱与眷恋。
“不!”悲伤的皇帝答道。
啊……我正在疑惑间,只见他满眼凄楚继而又道:“如果有来世,烨儿愿做您的儿子!绝对不会让您伤心!”
那夜,他伏在榻边,祖孙俩手拉着手不知不觉地,都睡去了。
清早,第一道冬日的阳光从窗隙中渗进,皇帝醒了,他把他祖母垂在床沿已经冰凉的手轻轻地放回也并不温暖的被窝。见祖母嘴角脸上还嗪着一朵笑……安然地笑。
“茉儿……她走了。”
我推开窗,见呼啸了一夜的北风刮落庭里梅树上的积雪,打苞多日的梅此刻绽开的嫩黄花瓣上点着珍珠一样的还未化尽的余雪,纯净而晶莹,如露……似泪。
这天是,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己巳。
4。02
庐次
每日都会走个一、两次来回的西甬道从来没有此刻觉得幽长。
慈宁宫至乾清宫一路上白纱宫灯高挂,各个殿门、掖门都结以白绸绢花,那长长的绢尾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下随风上下翻卷。
当今皇帝割辫服丧,居慈宁宫庐次二十七日,并着礼部诏告天下,举国服丧,百日内不得嫁娶,不准娱乐欢宴。 对祖母感情深厚的玄烨本执意按古制在慈宁宫中持服守孝二十七个月。这诏书还未下达,就让群臣惊惶不已,朝政何人处理?上书房的折子如雪片般飞来,能说会道的上书房大臣高士奇引经据典,硬是把“服丧”分为两类,说服了康熙皇帝以心丧代替礼丧。“天子应以日代月”“取二九之数,载在周礼”,故礼丧二十七日,心丧三年。
虽然心里也高兴有此能臣能说服悲伤的皇帝以日代月,但更是满满的无奈与心疼……这就是万人之上的天子,太多的使命与职责约束着这个伟大的皇帝,约束着他的这点些许“恣意”……在现代,我要是亲人病故心里哀伤,恣意来个一年半年“隐居”,大不了辞职不干……当然,前提我不是皇帝。
不过,比起大学士的大道理真正让皇帝立刻约束了自己的那点小小的“恣意”却是一个小臣的密折,虽未见内容,但能让玄烨即刻叫礼部官员来起诏,改守孝二十七个月为庐次二十七日,并一改前几日把庐次期间的奏折让上书房几个内阁大臣代阅,而逐一亲自批复……直到为熬夜批折的他加衣的时候,我瞅见那个倍受皇帝重视的黄皮封折上那个“小臣”的名字……张廷玉。
历史上霍霍有名历经康、雍、乾三朝不倒的名臣——张廷玉,原来发迹于这份薄薄的折子。
昨天,穿着孝服的康熙皇帝在慈宁宫连颁两道旨,第一个就是破格提升张廷玉进南书房,第二个就是着御史严查湖广巡抚张汧行贿受贿案。两件事看似没有关系,老祖宗的丧礼也按制举行,朝廷还是一片平静,知他如我却闻到了一丝山雨欲来的涌涌潮气……皇帝陛下不想再忍下去,准备大换血了,换掉现在这些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