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后来通读《庄子》,才发现庄子这个故事还是秉承了其一贯的“消极”态度,这个故事并非是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发现困难解决困难,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从而战天斗地,其乐无穷(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人以“庖丁解牛”这个典故阐述励志及经营方面的事情,也不能说全错,但和庄子的本旨是不大一样的)。庄子是说人世间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正像牛身上的大骨头一样磨损着人的生命之刀,要想保全自己,就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批大卻,导大窾”,在筋骨之间钻空子,从而游刃有余,不受损伤。
游刃有余,正是道家思想的又一个侧面。由此看来,道家思想并不是只强调清高自许,目无下尘。相反,有些时候,还显得非常地“圆滑”。有弟子问庄子:山上的树没有用不会被砍掉,家里喂的雁(原文就是雁,看意思倒像是公鸡似的)却杀了不能打鸣的,留下打鸣的?先生常说没有用比有用好,现在先生你怎么解释?(“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见《山林》一篇)这里弟子们貌似抓住了庄子理论中的一个BUG,把庄子问得十分尴尬,只好说要处在“材与不材之间”(意思是介于有用和没有用之间)。这样的回答看似近于抵赖,但仔细想想,却也不然。庄子和弟子讲“无用比有用好”,其目的无非是让弟子们明达事理,不要为了世俗中所谓的“有用”、“光荣”而舍身损命,有违修道的正途。但弟子们却胶柱鼓瑟,刻舟求剑一般地不知变通,一味地抱住“有用”、“无用”之分。其实有用也好,无用也好,都是避世远祸的手段,何必执着于此呢?
庄子的《养生主》一篇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说做好事不免接近于名利,做坏事不免接近于刑戮,所以最好顺其自然,不偏不斜(“缘督以为经”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人说是让气息沿奇经八脉之一的督脉游走,也是一种说法。我们在“缮性养生”一篇中再说),就可以明哲保身,可以修身养性,可以高寿善终。
从道家思想来讲,世俗的一切事都并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乃是修身养真。人生本来就短,世俗中的荣辱本来就没有什么,但是对于一般人,无法超脱世俗,也就不得不应付一下世事。前面我们也说过,李渔写过的一段话:“如人忧贫而劝之使忘,彼非不欲忘也,啼饥号寒者迫于内,课赋索逋者攻于外,忧能忘乎?欲使贫者忘忧,必先使饥者忘啼,寒者忘号,征且索者忘其逋赋而后可,此必不得之数也。若是,则“忘忧”二字徒虚语耳。”如果世事整天侵扰你,你一头蚤子挠不清,如果能静心修道呢?《庄子·列御寇》中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确实如此,所以庄子专门在他的内七篇中写了《人间世》这样一篇来教导世人。
《人间世》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九、夹缝生存的利剑--游刃有余(2)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意思是说,鲁国贤人颜阖将要去做卫灵公太子的老师,他向蘧伯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