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3/5页)

此也。康熙雍正年间去今未远,生齿之繁固不如是之甚速,且我国家气运与天无极,岂再数百年而养民无善策乎?若旱涝灾祲何时蔑有,顾此丰彼啬,原可相济,查迩年各省虽有偏灾,而报丰稔者亦复不少;至囤积居奇久经严禁,地方官自当实力奉行,何至积弊连年,听其垄断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档案,1140…035。比较之下,不难发现欧堪善所言多不出乾隆八年上谕之范围。

'10' 《高宗实录》卷304。

'11'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档,可以查找到的有关奏摺已有二十六份,除一份外(山东),所有的原件差不多都找到了;参见邓海伦(Dunstan):《政府还是商人——十八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与政治过程》、魏淑民:“乾隆朝粮政事件的再探讨”。

'12' 参见乾隆三年十二月庚辰谕。

'13' 参见魏淑民:“乾隆朝粮政事件的再探讨”。

'14' 参见高王凌:“另类的金川”(2010,未刊文稿)。

'15' 《高宗实录》,卷332,乾隆十四年正月辛亥谕。

'16' 《高宗实录》,卷332,乾隆十四年正月己未谕。

'17' 乾隆十三年七月辛丑,《高宗实录》卷319。

'18'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壬辰,《高宗实录》卷330;按:不少学者以为仓库真的多存有1400万石粮食,其实它是不存在的,只是就那4800万石拟议存额而言的一个假设。

'19' 乾隆十七年七月丙寅,《高宗实录》卷396。

'20' 高王凌与王业键、白彬菊的分别谈话,1987,美国。

'21' 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己卯,《高宗实录》卷695。

'22' 乾隆九年三月辛丑,《高宗实录》卷213。

'23' 乾隆十三年五月乙酉,《高宗实录》卷314。

'24' 《清史稿·王亶望传》。

'25' 乾隆五十二年五月甲申,《高宗实录》卷1281。

'26' 袁枚:“上两江制府请停资送流民书”,《袁枚全集》二,240。

'27' 乾隆十五年正月辛未谕:至去岁所颁谕旨,原因外省修理工程,未能酌量缓急,所当留有用之经费,以资调剂,初不为减省钱粮起见。……上年军务告竣,岁值丰登,库帑储备,尽已宽裕,无事鳃鳃过计,《高宗实录》卷357。如果说在乾隆十三年前后曾有过财政上的考虑,那也是一时的,不是长远的,是行政性的,不是政治性的,何况在那几年正在实施全国普免,所免税额在三千万以上呢。

'28' 参见和卫国:“乾隆前期纳谷捐监研究”,《明清论丛》第七辑,2006,页384400。

'29' 参见邓海伦:“试论留养资送制度的废除”,荒政会议论文,2005年,北京。在会上就这一问题的定位,几位国外学者,如李明珠、魏丕信与邓海伦之间还发生了有益的争论。显然,所谓留养资送制度的兴废,是远不足以概括这一问题的。

'30' 参见乾隆十四年二月庚子,三月己酉,四月乙酉,丙午,五月癸亥等。

'31' 乾隆十四年三月乙卯。

'32' 乾隆十四年七月壬子:与准噶尔交易之事,若在官承办,赀本价值,亦必不能如商人之斟酌减省。应仍令商办,而官为总摄照看,庶为妥协。

'33' 参见孙喆:“清前期蒙古地区的人口迁入及清政府的封禁政策”,《清史研究》1998:2。

'34' 在伯克利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之后,魏斐德教授(F·Wakeman)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