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4/5页)

武握了握汗湿的掌心,回首四顾。

旷野的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眼前的门扉显得有些陈旧,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打,那门上的朱漆剥落了几处,门楣上的匾额却还光亮,显是有人经常擦洗。

宁静、安详,与世无争。

这所庵堂隐在群山的怀抱中,如避世的隐士,不为人知。

“吱哑”一声,面前的门扇忽然开启,将杜光武的心神也拉回到了此刻。

他后退一步,凝目看去,却见开门的是个中年女尼,因微有些背光,杜光武并看不清她的长相,唯觉这女尼身上似是有一种很温和的气息,即便不言不语,那种温和的感觉,亦扑面而来。

他凝了凝神,向着女尼打了个揖手,恭声道:“见过比丘尼,仆是来寻人的。”

或许是一路赶来太过疲累,也或许是等待了太久,让他失去了耐心,他没有多做客套,开口便直入主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304章 唤阿乌

那女尼淡然地立于门内,单掌竖于胸前,念了一声佛号,便抬脚跨出了庵门。

“不知少施主要寻何人?”她问道,语声平静而温润,并无半点惊讶,似是早知门外有人,甚至……也早知来者是谁。

那是一种很奇异的感觉,让杜光武的心头泛起莫名的情绪。

他深吸了一口气,合掌于胸前,尽量维持着语气的平稳,恭声道:“仆所寻者,法号觉慧。”

他不确定自己的声音是不是含了些不安,此刻他唯一能够感知的,便是那胸腔里一下一下急促的心跳,以及越来越汗湿的掌心。

那女尼并未急着说话。

杜光武能够感觉到,她在看他。

含着几分审视,又像是在极力回忆着什么的眸光,在他的身上逡巡了一圈。

随后,他便听到她轻微的吸气声。

“觉慧么?”她喃喃地重复了一句,语声低微而虚弱,听在耳中,竟有了种彻骨的凄恻。

风自她的身旁掠过,她宽大的衣袖翻卷起来,“扑啦啦”作响,竹林之中,森森凤尾悄然低吟,似细雨随风洒落,平添了一分寂静。

良久后,那女尼终是长叹了一声,回身合上了庵门,而她微带苍凉的语声,亦随后响起:“终是躲不过的。”她说道。

仅此一句,她便转过脚步,往竹林的方向而去。

杜光武直身而起,目注着她离开的方向,平淡的面容上,并无任何表情的变化。

在事情临到眼前时,他终于恢复了以往的镇定。

“庵中不便,去竹林罢。”行不过几步,那女尼便停下脚步,低声说道,言罢复又继续前行。淡淡的斜阳下,那一袭淄衣被风拂起,紧贴在身上,显露出了那女尼高挑而纤瘦的身形。

直到此刻,杜光武才察觉,这女尼说话略带大都口音,一口官话更是十分标准,且说话的声音亦温润且柔和,一如杜光武对她的第一印象。

他无声地跟了上去。

暮色渐沉,竹林间的金粉缓缓变淡,终于只剩下了一抹微光,然四周却仍旧十分明亮。西边的天空呈现出一种干净的青蓝色,几朵彩色的云絮似有若无地点缀其上。

这是夏日最常见的黄昏风景,然而,在杜光武的眼中,这样空阔而辽远的风物,却是他平生初见。

没有院墙阻隔,亦无城郭遮眼,那一望无际的天空与远处的山野、近处的竹林,还有林中那个一身淄衣的女子,共同构成了一幅寂寥的画面。

这画面长久地印在他的脑海深处,在此后的许多年里,每每忆及,总是心潮起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