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部分 (第3/5页)
伯班克的十七号片场时,就看到了谈笑风生的埃文贝尔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两位至交好友正在嘻嘻哈哈地说着什么,旁边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已经是笑得前仰后翻,个子娇小的艾伦佩姬靠在旁边的书桌上,脸上带着笑容。
玛丽昂歌迪亚意识到自己似乎迟到了,所以站在她旁边的经纪人试图上前开口解释一番其实他们并没有迟到,距离约定的九点还有整整十分钟呢,但玛丽昂歌迪亚还是阻止了经纪人,主动走上前,用自己略显生涩的英文说到,“早上好,抱歉我来晚了。”
其实玛丽昂歌迪亚现在的英文水平已经很好了,第八十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她问鼎影后的时候,英文不仅口音重,而且根本就不流利,但是现在已经可以流畅地进行对话,而且口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见她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玛丽昂歌迪亚看着眼前巨星云集的阵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去年玛丽昂歌迪亚依靠“玫瑰人生”爆冷拿下奥斯卡影后时,她在好莱坞唯一的代表作就是“大鱼”,而且她还不是主演;自从获得影后小金人之后,玛丽昂歌迪亚就正式挺进了好莱坞战线,先是和约翰尼德普合作了“公众之敌”,而后又与丹尼尔戴刘易斯、佩内洛普克鲁兹、朱迪丹奇、妮可基德曼、索菲娅罗兰等一众巨星合作了“九”,但这两部重头戏都尚未上映,所以玛丽昂歌迪亚依旧算是好莱坞里一个生面孔,这也使得她一直保持着谦逊低调的为人处世态度。
玛丽昂歌迪亚的招呼让大家都抬起头来,停留在她身上的视线并不露骨,但却可以让她鲜明地感受到自己正在接受打量。埃文贝尔第一个就迎了上来,“你没有来晚,时间还早呢。”埃文贝尔和玛丽昂歌迪亚行了一个贴面礼,“在导演抵达现场之前,都不算是迟到。”
“你不是导演?”身后传来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一句耍宝的话。顿时让大家都笑了起来,玛丽昂歌迪亚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埃文贝尔无奈地摊开双手,“你知道我是说克里斯。”克里斯托弗诺兰其实也早就到片场了。不过他正在和罗伯特法瑞斯、瓦雷菲斯特讨论配光的问题。
由于这一次是合作拍摄,所以整个制作团队是以埃文贝尔的御用团队为班底,加上克里斯托弗诺兰用惯的一批工作人员,组建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出合作方案就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配光。
罗伯特法瑞斯是埃文贝尔的御用摄影师,用sè更为大胆凌厉;瓦雷菲斯特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御用摄影师,镜头干脆写意。但是整个sè调都偏冷。而且在配光的方面,两个人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所谓的配光,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调sè。电影之所以要做配光。主要就是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源条件下拍摄的镜头之间难免存在差异,如果不加处理直接冲印,镜头剪辑在一起就会显得不和谐。当然,创作者处于自己的艺术追求。使影片画面呈现出自己需要的风格。也是原因之一。
埃文贝尔对光线的要求更为饱满,而克里斯托弗诺兰对光线的要求则更为凛冽,这还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只信赖传统胶片,所以他只是用传统配光,瓦雷菲斯特作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御用摄影师,对传统光化学工艺有着深刻的理解。
传统配光十分消耗时间,因为摄影师需要对现场的sè彩平衡和曝光条件作出十分琐碎的调整。用着测光仪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地缓慢修改,单单是调整一场戏的灯光可能就需要三十分钟。甚至更长,但这样的优点就是,后期制作几乎无需再进行修改,从而缩短后期的时间。而埃文贝尔则更为贴近二十一世纪的新类型导演,更加信赖后期数字调sè。
这时候就是团队合作jīng神的体现时刻了,罗伯特法瑞斯虽然贵为两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获得者,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