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3/4页)
这份工作,不想半途而废。”
她说:“好吧。你去吧,孩子就交给我了。”
德志心里清楚,他的妻子很通情达理,不会让他为难。如果换成别人,肯定要陪妻子儿子过几天才行。
德志从内心感谢上帝给他这么一位好妻子,只是他缺少赞美妻子的勇气和习惯。这让他妻子有些不爽。其实,好多问题都是两人沟通不到位导致,如果德志聪明,多夸奖他妻子,他妻子也就不会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惋惜了。德志做得很好,如果再努一把力,嘴上勤快点,他妻子会更满意,会感到更幸福的。
德志的妻子比德志小一岁,在某些方面,他是让着她的。但是,有些时候又不让,这可能是所有年龄差不多的人的共性。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德志很喜欢目前的妻子,也没有什么想法梅开二度,也没有第二春的打算,这是成熟婚姻的标志吧。
在交代了这件事后,德志等他妻子吃完饭,他将儿子交给他妻子,自己收了碗筷,到厨房洗碗,然后擦桌子,弄完了,就背上包,和妻子拥抱,亲了亲儿子,打开车库门,推出摩托车,就走了。
德志白天驾车觉得没有晚上好玩。夜里到处都是黑的,被夜色包围,只有路被车灯照到的地方,是白的,可以专注驾驶;不旁顾周围的景色,也没有什么行人,感到孤单但不寂寞,冷静但不寒冷。
白天驾车,那不一样了。有青山、黄土路、山花、绿树还有行人,那些车辆,晚上是在安静的海洋里航行,白天则是在闹市里游荡,灰尘漫天,喇叭震天响,喧嚣的环境里,走着浮躁的人,感觉真的不爽。
无论如何,白天的感觉和夜晚的感觉就是不同。夜总是给人神秘,白天总是给人直白,那种含蓄,那种羞涩,那种宁静,都被破坏,变得功利,变得庸俗,变得让人没有了丁点的想象力,没有一点的思考的余地和空间。
到了虎坡村,余哥正在吃饭,德志问:“余哥,才吃饭啊!”
余哥说:“是啊。昨晚睡得不踏实。多起来了几次,又热,到早晨凉快点了才睡着了一会儿。”
德志说:“难怪余哥胖不起来呢,不像我,一上床,就睡眠,直到天大亮,还不想起床。长了一身的肥肉。”
余哥说:“我羡慕你啊。不怕热,又不怕冷。哦,对了,孩子怎么样了?”
德志说:“没什么大碍,已经退烧了。谢谢您的关心!”
余哥说:“没什么,应该的。哦,对了,今天要去看看贾家坡的分散户水池。”
德志说:“对了,有一户人家,我想请您去看一下。他是信主的,但宫支书不报他的名字,不给他解决饮水困难,让他不要找政府,要他找主。”
余哥说:“宫支书怎么能这样呢?这不是打击信教群众吗?”
德志说:“是啊,我觉得宫支书在这件事上处理的不公平。我们去看一看吧。”
余哥说:“没问题。我们做好事,是要帮到真正有需要的人,不是做面子工程。在分配资源方面,要一视同仁,不分宗教信仰,也不分男女老幼。”
德志说:“说得好!只是还有一些像他那样的家庭。只不过没下去仔细调查。”
余哥说:“我也听说了,尹懋说,虎坡村有一户基督徒家庭,被瞧不起,没有纳入饮水解困规划,您格外对其照顾,是吧?”
德志说:“也不例外,是该给的,只不过,村干讥笑他信主,这一点让人感到无法理解和生气。”
余哥说:“虎坡村靠近公路,人心复杂,不像魏村,离公路很远。”
德志问:“离公路远怎么了?”
余哥说:“离公路远,人没有接触到什么人,心思不复杂,也不会想着去害人家,虎坡村就不同了。人心复杂,加上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