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2/5页)
解决了东昌府的麻烦,倪宠搓了搓手,脸上也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还是接着道:“这件事,实在也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他所说的,便是城中流民过多的麻烦。
在上一次张守仁排解了流民和本城百姓的争执后,粥厂继续施粥,而流民们不能去抢本城民壮的饭碗,矛盾是暂时被压了下来。
但城中流民,山东与河北地方的是在陆续开始离开,河南流民却是始终没有走的打算。现在城中对河南流民的不满与日俱增,山东人确实憨厚良善,淳朴好客,但外乡人十几二十万人聚集在济南城中,不事生产吧,就是吃闲饭,自己找活路吧,就是挤压本地人的就业空间,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按说官府出头,士绅们助力,帮着河南流民离开山东境内,返回本乡本土是最好的办法,但河南的情形,一年比一年灾害的厉害,河南人也知道消息,那是打死也不能回去的……现在这事情,已经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倪宠回济南后,就接到了好几起本城人和流民小规模斗殴的状子,而本城士绅不好去找张守仁申诉,倪宠那里,却是每天都有不少本城士绅表达对外地流民的不满,每天如此,也是吵的倪宠头大如斗,感觉十分的为难。
“国华!”
现在倪宠已经很亲热的叫着张守仁的字,人也凑上前去,一脸奉承和讨好的笑容:“我知道国华安抚本城民壮和流民冲突时,曾经说要解决此事,今日前来,也是想当面请教,不知道国华对此事,有没有什么除去病根的解决办法?”
第四百零四章 计划(1)
“有自然是有的。”
张守仁微笑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就是说,给他们谋生的法子?”
倪宠这种允文允武的世家子弟,和丘磊那种纯粹的老粗将门世家不同,不然也当不上山东巡抚了,一听张守仁的话,他便是懂得了意思,但还是忍不住皱眉道:“这个法子当然不错,不过济南城中军民对他们已经大有意见,国华再叫他们在城中讨生活,我怕迟早会闹出事情来啊……”
他话中的意思也是明显,浮山营在,有张守仁的崇高威望弹压,还有浮山营的强悍武力,大伙儿想闹事也得想想后果,能忍便是忍了。
张守仁一走,浮山营一撤,到时候头疼坐腊的就是他倪某人了。
这个法子,当然是一千一万个不成。
“军门误会了。”
倪宠有疑自己嫁祸推卸的想法,张守仁便是笑着解释道:“都挤在济南一个城中,当然是不成了。但如果以我山东全省来安置这么一些流民,军门以为如何?”
“山东全省……是连登莱么?”
“这个是自然。”
“我懂了,我懂了!”
倪宠不笨,张守仁一点他就明白了。二十万流民,全聚集在济南一城,当然会严重挤压当地人的生存空间。但如果放在整个山东全境,包括登莱二府在内,这一点人就很稀疏,根本不成问题了。
“可是这么安置法,所费的钱粮,人力物力,花费的功夫,也不是容易负担的啊……”
虽然法子是有了,但倪宠一想起疏散二十万流民,帮助其安居乐业,重新获得自给自足能力所需费的功夫,还有所费的钱财,顿时就是打了退堂鼓。
这事情,按说是河南地方官的责任,最少也是朝廷统筹安排,他一个山东巡抚,凭什么替别人这么操劳?
何苦来!
“军门放心,这件事,既然是我提出来,自然是由我们浮山扛起来。”
“浮山营能扛下?”
倪宠声音都有点嘶哑了。这事情,吃力不讨好,耗费的钱粮可是海量,就算叫工部和户部协调承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