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对着玉帝作揖打躬,像极了世间靠行骗吃饭的方士,哪里像清静自守,无为无念的道德高人?当然,《大闹天宫》动画片中,太上老君形象更是惨,那上面太上老君长着一副三角眼,透着奸邪之气,像个老奸贼。
在《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的形象“高大”了不少,里面邪派最大的BOSS通天教主还要叫他“道兄”,此书中虽然太上老君的地位高了不少,但这个“太上老君”,门户之见极深,或暗中策划,或赤膊上阵,和道门中的其他教派争强赌胜,大打出手,结果最后也被鸿钧老祖批评教育了一回。
太上老君更窝囊的事还有,随便一个无证上岗的茅山道士类的人物,都可以口中念念有词:“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虽然有人解释说:这并不是叫太上老君来听命令,“律令”不是指命令,是周穆王时一个人的名字,此人跑得比刘翔快多了,后来成为雷部的神。据说西北有一种神兽,形状如马,足不着地,其行如风,就是律令变化而来。所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意思不是叫太上老君快来听你的命令,“急急如律令”应当是像律令般的快速,用律令的速度来形容老君反应快速的程度。正确的理解是“太上老君啊,你赶快来帮助我吧!你要像律令那样行动快速。”这是信徒求助的话,表现求助的迫切。但最算是这后一种解释,太上老君当得也不舒服,任何一个信徒一声“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就要快速“出警”,实在比110值班的警察叔叔们辛苦多了。
好了,聊了这么多,想说的意思是,历史上真实的老子和“太上老君”的性格相差太远。真正了解到老子后,我们会发现,真实的老子比神化了的太上老君更玄妙深邃,更让人肃然起敬。
老子又名老聃,李耳,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年,大多认为在公元前571…471年之间(也有说在580~500年的),具体的生卒年代已无法准确考证。史书记载,孔子曾向老子问道,所以孔子和老子应该是同时代的人,与此同时,南亚的印度半岛诞生了佛祖释迦牟尼,古希腊出现了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斯,几位伟大的哲人同时降临人间,让公元前五世纪的文化史呈现出一派“超豪华”的明星阵容。
老子的生平事迹其实也很简单,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这个“周守藏室”,相当于现代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珍宝馆的综合。老子大概曾长年在这里面工作,因此精研了众多的典籍资料,为他成为一代道德高人打下了基础。大家看《射雕英雄传》中写《九阴真经》的黄裳,就是因为做《道藏》中的校对工作,而无师自通,成为武学大高手,更写下《九阴真经》这部奇书。
老子在图书馆工作了很多年后,也有了名气。于是孔子专门去向他请教。这件事《史记》中有记载,道家如《庄子》等书上也都这样说,看来应该是事实。当年的孔子地位远没有后世那样高,什么“大成至圣先师”之类的头衔,孔老二生前根本听都没有听过,所以他向老子请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后来儒道相争时,道家往往将此事拿出来炫耀,看,你们儒家始祖孔子都向我们的始祖老子求教不是?孔子对老子的学问是非常佩服的,他对弟子们说:“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乎?”意思是说老子的学问深不可测。不过,因为孔子的思想和老子在根本上差异很大,所以孔子对老子的思想并没有接纳,儒道之间从开始分歧就有不少。
老子闻名于世的另一个事情就是西出函谷关,写下道德五千文了。老子后来见周室逐渐衰败,小人当政,乱成一团,就离开了周地,到西边去。过函谷关时,守关的长官尹喜请他写下了《道德经》一书,然后老子出了函谷关后就再没有消息,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对于这段故事,大家基本上也都知道。不过有些地方介绍的似乎有误。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