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3/5页)
自宗教改革以至于知识革进,三四百年来,无日不与权威思想抗争,以至于有了启蒙(Aufklaerung),有了科学。有了科学,人类从此可以平视这个真实世界,不再为那些幻觉(illusions)白白流血,冤枉性命。这本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条大的趋势。史迹斑斑可考,明显到差不多不值一提。然而,现在居然还有人歌颂“中古精神”,拿玄思默想所幻构出来的“道统”强人顶礼膜拜;捡拾被若干西方学人批驳得体无完肤的历史自足主义(historicism),铺陈其玄思心理(speculative psychology,借用Prof。 Quine 底字眼)之恍惚产品而不许加遗一词(请参看K。Popper: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0)。收纳信徒弟子,俨如创救。这种狂愚的行径,令人不知何以为词。
吾人须知,将历史人格化,系一pathetic fallacy。这一谬误,系由pathetic muddle所生。这是原始人思想中常有的毛病。思想上这一类底原始毛病,正被现代哲学解析家、及语义学家批析之不遗余力(请参看H。 Feigl: Readings in Philosophical Analysis; 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 1949; M。 Black: Philosophical Analysi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0; H。 Reichenbach: The Rise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1; A。 Pap: Elements of Analytic Philosophy; the Macmillan Co。; 1949; Feigl and Brodbeck: Reading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54; Richard von Mises: Positivi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如果我们对于哲学上这些新近的成就之对于玄学的洗刷茫然无知,而只说一声“这是哲学之堕落”,殊不足以抵偿学知之固陋。
所谓“历史文化”一词,如果有意义,系指由主、客、内、外、自然、与人交互作用而在时空中形成的一组可经验的复合事实。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历史文化”主义者却单独把ethos凸提出来视作历史文化之“基本(fundamental)”(此名称系借自Hempel,并从其用法。)这种想法,多少系出自“体系癖”。任何体系,如构造周密,常给人一种融贯感(sense of coherency)。而确然感(sense of certainty)又常伴随融贯感以俱来。于是,不善造体系者,面对似善造体系者,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实,自诸非欧几何学、公设学(Axiomatics),设备技术(postulational techniques);以及系统学(Systematics)出现以后,所谓“体系”也者,已不复能作迷魂之阵。任何系统底内部建构是否严密是一回事,是否能与此实际世界相应是另一回事。且自纯形式的考虑着眼,吾人可自任一因素出发而抽绎成一个系统。这种抽绎工作;可委诸Von Neumann设计完备之电脑,固无待乎“哲学大家”从事也。这个世界底事象如此繁复,吾人从社群实际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