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4/4页)
热情。或许是因为明显地感觉到他所流露出的不信任。荣高棠、张楠看着他也不大顺眼,同去的瑞芳很多年后还记忆深刻地形容他,架子很大,人很讲究,头油亮得能滑倒苍蝇,像是一个花花公子。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在屠杀前离开南京
他们怀着不安的心情离开这里,虽然打了一个胜仗,争取到了立足的机会,但离开时,心中仍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仅仅两个月后,日本军队就开进了南京,在这座美丽的历史名城里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剧团终于取得了合法身份,大伙儿都高兴极了。
还有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三妹张昕终于无法再呆在北平读书,她和同学一起从烟台赶到南京,和两个姐姐在南京团聚了。姐妹相见分外亲热,张楠、瑞芳围着张昕不停地询问娘和弟弟的情况,瑞芳还急着向她描述离家后的一个月是怎么过来的,张楠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她打断两个妹妹没完没了的话题,把张昕拉到一边问她带了多少钱,把临行前母亲给妹妹细细地缝在被子里的几百元钱全部拿出来充公了。张昕对姐姐的做法毫不反对,只是她对演戏兴趣不大,不过大家很快就发现了她另外的特长——写有一手秀丽的字体,这对剧团油印小报,制作宣传材料大有用场。张昕得意起来,她这个聪明活泼有点厉害的中学生,现在终于和一直把她当成小孩看待的大学生们在一起了,谁也不敢再小看她了。
剧团初战告捷,又增加了张昕、胡述文几个人,扩大了的队伍情绪高涨,准备再次返回济南。
离开前,荣高棠、张楠分别前去与沈钧儒、张道藩辞行。张楠见张道藩已经好几次了,一次在他家里,他正在画油画,画的尺寸和气派都很大,他就站在那里,一边随意地涂抹着油彩一边和他们说话。还有一次是“九﹒一八”纪念日,张道藩说他要吃素。这次辞行就在张道藩的办公室里,一见面他好像不太高兴,不知是不是对他们的行为有所察觉,开始说话没一会儿,就突然骂起沈钧儒来,他说这些人很坏,他们就是听共产党的,共产党就是听苏联的,他们抗日就是要和苏联接上头……张楠坐在那里只是听没有吭声。转而,他又追问起张楠的家世背景来。
当听说张楠父亲的情况时,张道藩有些吃惊,他把身子向前倾斜着盯住张楠,用尽可能恳切的口吻说:像你们这样的家庭,就应该赶紧回家继续读书啊!你这么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还带着两个妹妹跟着这么跑,多危险!还是赶紧回家吧!张楠嘴硬地说:家已经让日本人占了,要回去,我们还出来干嘛。张道藩更加不高兴了,教训地说:你打算干什么?你这样做不对!你要对你的妹妹们负责任!你们这样跑来跑去,谁知道将来会碰到什么情况!他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步,转身又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幅地图越发地显得激动起来,“你要知道,共产党北上抗日并不是为了打日本人,陕北离苏联很近,共产党是打算在抗日战争形势不好时,就近投靠苏联……”他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红军长征如何如何的话。
张楠始终不作声地听着,将来会遇到什么情况?她真的不知道,从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危险随时都可能降临。北平,那个温暖的家,在母亲身边那种平静的感觉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着珍贵。她当然也为妹妹们的安全担心,可是,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并且对前途满怀着信心和希望……
张道藩讲累了,才回到正题上,他让剧团到济南找教育厅长何思源联系,并表示要给剧团派一个团长去。
离开南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