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2/5页)
许可以被无情地理解为:100年来,美国一直十分重视其与西欧国家之间的特殊关系,但现在是时候看看别的地方了。
英国国防部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英国承认世界正处于混乱和过渡期。该报告的作者以一种英国官员特有的轻描淡写的态度说道:2040年之前“都是转型期”。该报告声称,未来数十年要面对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短缺、意识形态复苏,以及权力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
随着这一世界中心地区的发展初具规模,一些旨在规范本地区各种关系的机构和组织也纷纷成立。其中就包括以促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为目标的上海合作组织(SCO)。尽管有些人指责该组织是“侵犯人权的工具”,强调该组织成员不尊重《联合国反酷刑公约》,公然践踏少数民族权益;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随着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这样的国家作为观察员国参加该组织会议,这种情况必然会发生。但不可否认,上合组织的影响力正日益增加,并有可能超越欧盟的地位。土耳其就哭着喊着要求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同时远离欧洲。正如该国总理在2013年的一次电视访谈中所说的那样,土耳其有可能放弃加入欧盟,而将目光投向东方。他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更出色、更强大,而且我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
不过,我们不能单纯地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待土耳其总理的这番表态,毕竟这块土地上的各个国家从古至今都一直奉行着两面策略,以便在利益冲突中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好处。然而,当说到正在形成的世界新秩序时,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等地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可不是巧合。美国国务卿在2011年时说道,是时候让我们把目光放在新丝绸之路上了,它将带来该地区的整体繁荣。
这同样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目标。2013年秋,访问中亚国家的他在阿斯塔纳发言时说道:两千多年来,生活在这片连接着东西方的土地上的人们,不论其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可以合作共存、共同发展。他接着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其视为外交优先方向。”现在正是加强经济联系、道路联通、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的良机,同时也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好时机——换句话说,即打造一条新的丝绸之路。
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我们进入到一个西方的统治地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各方面都遇到压力的时代,对未来的不确定的确会令人不安。“阿拉伯之春”曾向人们许诺自由和民主,但最终证明那只不过是一缕虚幻的曙光,反而带来了该地区的偏见、痛苦和恐慌:“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及其支持者要控制这片地域的所有领土、所有石油以及所有受害者的思想观念。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突发性危机一定会出现,尤其是当国际原油价格的急剧下跌给伊朗、阿拉伯半岛和中亚各国带来重创之后。这些国家几代人都靠着石油和天然气过着富裕的生活,如今却苦苦挣扎于财政预算,不得不过起节衣缩食的生活。面对经济紧缩和政局动荡的双重压力,人们很难轻松快速地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在黑海北部,乌克兰局势以及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做法,已经严重动摇了莫斯科与华盛顿及欧盟之间的关系。相反,过去曾一直被边缘化的国家伊朗,如今却似乎正在找回缔造和平与繁荣的传统地位。当然,正在经历转型的还有中国,其经济在经过之前20年的飞速增长之后,如今已经开始放缓,并步入人们所说的“新常态”——即持续而非疾速的发展模式。中国和远邦近邻的关系,以及它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将对21世纪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