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按特长分工 (第1/2页)
秦氏的嘴也是不饶人的,这些日子在村里更是仰着脸走路的人物。 她一出声,那几个嘀嘀咕咕的女人就闭嘴了。 刘氏听到这事,先是惊讶,没想到田家不动声色就把桃儿说了亲,她之前还想给自己大孙子说的。 不过定的是小满,她也没有什么可谈的。 撇开私心不提,小满可比自己那大孙子好多了。 而且才出这提刀拼命的事,徐强就是再过十年都不敢做。 田家没靠山,这就找到一个能撑腰的好靠山。 她对跟自己一起做蚊香的王小菊道:“这两个孩子倒是般配,都在药坊上工,以后做事更方便了。” 王小菊在摆弄着蚊香条,心不在焉的道:“娘,你说他们俩以后都在药坊上工,一个月至少都有二两银子吧!” 刘氏摇头:“桃儿是学徒,三年没薪水,就小满有一两银子,也够养家糊口了! 现在有十两,成亲修房都够,就是以后大柱和他爷奶要他照顾,到那时累。” 王小菊没听她婆婆的碎碎念,转头问正抱着蚊香泥过来的徐根宝:“根宝,你说我们辛苦跑到城里弹棉花,一个月也就挣这么多钱,还不如就留在村里。 做做农活,弹弹棉花,还可以在作坊上挣点零用钱。” 她刚才盘算过,蚊香作坊是计件。 自己和根宝不停,一天也能压六十文的活。 要是隔三差五能在村里弹弹棉花,一个月也有一两多银子,不比在外面跑着差。 刘氏原本就对夫妻俩在外面没日没夜讨生活有意见,晚上磊子想娘总要哭一阵。 此时自然是希望夫妻俩安稳下来,带着磊子种地,最好赶紧再生几个孩子。 立即对徐根宝道:“我觉得小菊说得对,你们就留在村里,钱少点就省着用,一家人平平顺顺在一起才是要紧的。” 从端阳节前到端阳节后,徐小姑这一起又一起的事,可把刘氏给吓到了。 她生怕小菊和根宝去城里找活被人盯上,最好全都在自己眼皮底下才放心。 徐根宝也有些心动,他已经听大哥徐根有说了。 虽然现在还不到六月,但村里有两茬苞米,马上就要到卖青粮的时间。 现在驿站那边传出消息,时不时就有人在村里来问嫩苞米的事。 这边也需要人打理,平时都是二瑞把几处揽着。 如今村里几个年纪相当的本家兄弟,根庆在药坊,根生在负责收购药材,自家大哥更是管了江婶子的几十亩地,以后是要分粮的。 他们都有自己的活计做,要是自己也能跟着江婶子做,多少都能挣钱。 还有,江婶子已经在准备砖石木料,要准备在村里修房了。 一修就是两套青砖瓦房,一套小满的,一套二瑞的。 在村里杂工好请,跑腿领事的人手肯定不够。 徐根宝想到这里,心里也火热起来,现在人人都在说,江婶子是当家的好手,这一件一件的都是活。 只要踏实跟着做,做都做不完。 徐根生管着蚊香作坊,可他却开心不起来。 他不识字,村里开着夜校也只当听趣,跟着乐呵,对二瑞和巧云天天学习还打趣取笑过。 现在接手蚊香作坊,顿时就急得焦头烂额的,天天守着夏秀才学记账。 作坊上工是流水轮班制,来多少人,做多久的活要记。 谁做药粉,谁压条,多少药粉多少粘粉这些数量要记,还不能出错。 作坊才开始五天,就快成糊涂账了,而且夏秀才天天都要对账,对得徐根生一个头两个大,叫苦连天:“这数人头比去地里挖红薯还难啊!” 他还是愿意去乡场上收药草,跟人讨价还价磨嘴皮子才是自己的特长。 一说起出门挣钱,徐根生心里就来气。 大爷爷徐长明带着人去城里拿钱,还让皮氏带路。 谁知道在街边蹲几天,一张脸被蚊子咬得肿一圈,又晒那么久,现在还起疹脱皮。 先是自己扯了艾草熬水洗,没有效果。 又把江婶子给小孩子治黄水疮的也洗过,还是在痒,只能要自己赶紧买些药膏回来擦。 百草堂的药膏是最便宜的,一瓶也要一百文,真是贵得咬人。 现在皮氏脖子下巴都是疹,要花钱了,大爷爷却什么都不管,只知道天天窝在家里不出门,就怕遇到江婶子被嘲笑。 其实,徐长明还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