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4/5页)

儿都舍不得花钱给老儿子买根糖葫芦,那火车票钱老贵了……

哎呦,不能细寻思,怕憋屈死自个儿!

陈翠柳不吱声,刘雅芳就跟没感觉到气氛不对劲似的,刷刷地继续洗啊洗,两手紧掐住被罩,用力搓,想把憋闷劲儿搓出去。

“唉!”

陈翠柳哀怨地长叹了一声,没了往常圆脸笑眯眯的喜庆劲儿,没什么精气神道:

“那雅芳姐,我先回屋了,睡一觉。你洗吧。”

陈翠柳前脚一离开,后脚刘雅芳也一声叹息,这给她憋的,停下了手里的活。

东寻思寻思,西琢磨琢磨,七年谷八年糠的,过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都想起来了。

大概也是刚跟毕月抱怨完的原因,刘雅芳一时陷进了一直吃哑巴亏的委屈中。

图啥啊?你说她这一天天的……

你都说小叔子现在能耐了,对她家够意思,对金枝家也够意思,一出门,别人打听铁林都给买啥了,就像是怎么回事儿似的。

咋就没人想想,他们也是做到那了?

过去那是啥时候?那就不是多吃一口少吃一口的事儿,那是少吃能饿死,多吃就能身体好的年月。

毕铁刚和毕金枝那就不用说了,他们都是亲兄弟几个,多了少了的,心甘情愿。

要照她看啊,毕家现在能过上这好日子,毕铁林能有今天,都是她这个当嫂子的憨厚。

但得她这个当嫂子的,稍微差点儿劲儿,给小叔子点儿亏吃,学着别人家碗架子里藏吃的,学着自私点儿,不管不问小叔子在监狱里的死活,孩儿他爹只要给小叔子搭钱,她就跟着干架,那毕铁林就没今天。

你说她心理能平衡吗?凭啥不占点儿便宜?再说那是占便宜吗?

谁对不起谁啊!

谁没付出过就擎等着得好处了?

那都是一本糊涂账。

难的时候,那都拧成团儿,因为都是一家人。

可现在呢?铁林有钱了,她也没咋地啊,没像人家似的提出啥无理要求的,闺女都提醒她,就差说:“娘,你可千万别惦记我小叔那俩钱儿。”

刘雅芳站起身,猫腰两手用力拧着被罩,心里又多了件事儿:

要是孩儿他爹真要年后来京都,哪是光给大成买房子的事儿啊?

他们这几口就一直住这院子吗?

完了,手里那俩钱儿,咋越算越少呢?

不行!

指不上孩儿他爹,她得见到小叔子时,私下说买房子的事儿,透透铁林的口风,也许不用买房子呢……(未完待续。)

第二八三章 我要说了后才能死心(二更)

毕月坐在靠车窗的位置上,耳朵都没听报站,一门心思琢磨着来钱道。

那条“倒奶奶”的线路,就是挣再多钱,打死也不能去了。

她无法想象,要是再来这么一场,她还能不能保住小命。

她这命啊,来之不易,深一脚浅一脚的活到现在,那可得好好珍惜。

可那几万块……

万元户是少有,现在值钱,以后够干啥的啊?连个厕所都买不起。

得折腾啊,使劲折腾。

要是买几个房子往那一放,等着房上生钱,太被动。

要是在等待房价上涨的阶段里霉运上身,摊上点儿啥大事儿,一场大风就能刮的她老毕家回到解放前。

再开个饭店?没人,没精力,说实话,她也没多少经验。

她虽知道后来都流行啥,可经验那个东西,那不是你开了金手指就能整明白的。

就比如现在这个饭店,大山哥没跟她说啥,她也明白,恐怕流水不如从前了。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