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汉奸都是利己主义者2 (第1/2页)

复盘杨靖宇的牺牲过程,出卖、围捕、打死杨靖宇的都是中国人,日本人压根就没出手,只是笑呵呵的在边上围观。

这些有奶便是娘,唯利是图,毫无血性和人性的中国人,本质上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批评了一下张爱玲,会有很多人在质问,你懂张爱玲吗?你看过张爱玲的文章吗?你知道她的文章有多深沉吗?

需要懂她吗?如果中国都是这种货色,那么今天中国的海面上漂着的依然是洋人的军舰,上海的公园门口依然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洋人打死中国人,就像打死一条狗一样。

在最后时刻,赵廷喜跟杨靖宇说“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赵廷喜不知道的是,只要杨靖宇投降,日本人打算任命他为伪满洲国军政部部长,这可是妥妥的高官,对此,杨靖宇的回答是“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没有国,哪有家,这么朴素的道理,需要争辩吗?

对付凶恶残忍毫无人性的侵略者,必须有人做出牺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怎么可能牺牲自己拯救民族呢?有位大佬说过“只要少数之中的少数,优秀里面的优秀,不肯坐以待毙,这个民族就有希望。”

这个希望是杨靖宇给的,不是张爱玲给的,也不是周作人给的,更加不是那些甘做汉奸的人渣给的。

汉奸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极致代表,他们总会有很多的理由,阐述自己丑陋的行为,比如汪总经常挂在嘴边的“以前人们批评政府不抵抗而丢失了领土,现在我们进行了抵抗,结果却丢了更多的领土“。。。”主战有主战的道理,不过,主战的目的是什么呢?为的是国家能够独立生存下去。如果能达此目的,和日本言和也不失为一种手段“。。。”在战祸中喘息着的四万万国民,沉沦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

听起来很有道理,打又打不赢还硬要打,只能是丢城失地,让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最终导致中国亡国灭种,还不如听听“和平“的条件,把希望寄托在如狼似虎的强盗身上,祈祷野兽能够突然开窍,散发人性的光辉,可能吗?实在是愚不可及!

汪精卫的格局还是太小了,陈璧君不断怂恿,周佛海多次表示,只要汪精卫竖起大旗,西南实力派(云南的龙云、广东的陈济棠、四川的刘湘)都会团结在他的周围,支持他的和平救国运动。

陈公博的脑袋要稍微清醒点,他得知汪精卫决心投靠日本人后,大吃一惊,表示“先生若离开重庆,将遭到全国民众的反对和唾弃。”陈公博一直在那里喋喋不休的劝说汪不要干糊涂事,最后把陈璧君惹毛了,开始撒泼“我们是一定要走的,你不走,就一个人留在这里好了”,陈是汪的人,汪投敌了,陈一个人留在重庆,估计没有好果子吃,只好跟着一起走了。

陈后来评价此事“汪先生没有璧君不能成事,但没有璧君也不至于败事”,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这个意思,真是一对苦命的狗男女。

汪本来打算1938年12月8日离开重庆,没想到蒋介石突然在12月7日到达重庆,前面讲血战昆仑关的时候说过,武汉会战结束后,蒋介石几乎最后撤离武汉,还经历了空中惊魂一刻,后来他又到处视察了一圈,检查抗战准备工作,发表演讲,鼓舞军队士气,直到12月7日才回到重庆。

被蒋介石这么一耽搁,汪精卫在12月18日才离开重庆,正式奔向作死的汉奸之路,从此,汪精卫名声扫地,30年革命的光荣经历一朝沦丧,由神鸟精卫变成了一个精卫鸟人,人人得而诛之!

对于汪精卫的投奔,日本人兴奋至极,中日战争进行两年之后,日本人真的快受不了了!

战争进行到1938年底的时候,日本常驻中国的兵力已经高达130万人,全是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