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部分 (第2/5页)

那么要怎么将这些昔日征战不休的伊斯兰王国联合起来呢?

宗教……直白说,宗教战争,只要让那些苏丹们相信,中国人一旦来了,就要拔掉他们的信仰,推倒他们的清真寺,一视同仁地打为异教徒,苏丹们不想联合,国中的长老们都要押着他们联合起来。

很完美的是,中国人在这方面给荷兰人提供了完美的口实。这个新起的华夏帝国,将自己古老的拜天祭祖传统揉成了宗教,以此宗教横行南洋。在吕宋,他们打压罗马公教,将信教且不愿悔改的中国人贬为工奴,苏禄一带的伊斯兰教也被同样对待,企图在土人甚至华人中间传播伊斯兰教的教士遭受了残酷刑责。

荷兰人的努力见效了一半,苏丹们虽心生警惕,但还将信将疑。在他们眼里,华夏是一个雍容大度的长者,跟华夏打交道,所得远远大于收获。而人家天朝上国,自信满满,对你们欧罗巴卡菲勒不感冒那是正常,可对咱们伊斯兰教有歧视,那就不正常了。当年下西洋的三宝太监,以及三宝太监身边的不少要人,那都是信奉真主安拉的。

三宝太监那时代太古老了,现实的例子也有嘛,比如北大年的华人,不都是穆斯林?

贾昊自然不想将马六甲和苏门答腊当作吕宋一般处置,英华正忙着消化各处新得土地,对这片已经插满人头的土地也兴趣不大,就只是看中了出西洋的战略位置。所以他不可能在这里纯以武力震慑,而不想跟所有伊斯兰王国对立的关键,就这么着落在了北大年华人的身上。

看起来贾昊最好的选择是尊重并维持北大年华人的穆斯林传统,可另一方面,就如他向北大年华人首领谭良所说的那话一样,英华对北大年的华人有莫大期望,马六甲的控制和稳定,得靠他们来办,这也意味着北大年华人必须脱离现在受北大年土邦控制的地位,单独另组一邦。

这又是更大一桩隐患,如果北大年华人搞政教合一,这新立的邦,人到底还是不是华夏人,邦还是不是华夏手足?

作为一邦之民,信佛信道,新真主或者上天,只要不碍着别人,其实都无所谓。但若是这一邦以教代政,就绝不是华夏之属,也别指望这一邦能始终跟华夏站在一起,即便血脉相连。

这是贾昊最粗浅的认识,英华虽有天主教,也用来固华夏人心,在吕宋抢出那些被罗马公教荼毒的华人之心,已见着了效力,可终究跟国政是两条线,更没有什么教主和教敌。

面对这两难选择,贾昊没有过多纠结,他现在只想知道,北大年的华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谭良挺腰,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瘦小中年人,目光浑浊,看不出一点能统领两三千户华人的魄力。可他一开口,就显示出他对时势的掌握,以及对贾昊用心的把握。

“大都督切莫怪罪,我们北大年华人,跟吕宋华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信教不过是为自保而已。往日能为自保而信,今日就能为自保而弃……”

北大年的华人来历非常清晰,他们是大明嘉靖万历年间,大海盗林道乾【1】的部属。北大年虽是暹罗领土,但就如满剌加王国朝贡大明一样,仅仅只是盟从一类的藩属。这帮华人获得了北大年土著的许可,以信伊斯兰教为条件,在这里生息繁衍,已有相当规模。贾昊征吕宋,谭良不仅说动了北大年土邦首领出兵跟随,当地华人也出了五百子弟兵。

听谭良这话,贾昊稍觉满意,但他继续道:“信一主容易,改信他主难,这么多年,这么多代下来了,一句话就能办到?”

谭良再次跪伏道:“所以小人才说……要弃,就得是为自保。”

贾昊沉吟片刻,脸色微变,他有些明白了谭良的意思,摇头道:“我是给你们带富贵来的,带前程来的,可不是以生路来逼压你们的。”

谭良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