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1/5页)
楚太妃对此持不同意见,“我倒是觉得同时娶回家来,让她们早些知道自己的身份,当正妃的不要想着独宠,当侧室的明确自己的身份,万事不要妄图越过正室去,才是利于家宅安宁的。”顿了顿,她睇了君逸之一眼,笑着补充道:“琰之,你必须要知道,你与逸之不同,你是必须有子嗣的。”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君琰之必须有儿子,而且君逸之就不一定,换种说法就是,若是晚儿生的是女儿,她也不会逼着逸之纳妾。
君逸之刚张开的唇,立即又合上了,十分歉意地看了哥哥一眼,不能怪他没义气,老祖宗说刚才那句话,一是让他安心,表明不会给他们小夫妻添堵;二是警告他,若是他现在帮大哥说话,老祖宗就会转而拿子嗣之事来逼他。……晚儿是他的妻子,是他要一生呵护的人,他总得先顾及晚儿的利益,而且他相信大哥若是不想,自有本事拒绝。是吧?是吧?
君琰之差点没被这个不讲兄弟情的弟弟给气得七窍生烟,狠狠地瞪了逸之一眼,垂着头想了想,才抬头道:“即便如此,一正一侧也足够了,人多了孙儿也难以应付。老祖宗是看透世情的人,应当知道女人间的小心思才是
楚太妃其实也没真想让孙儿一下子娶那么多,不过是先漫天要价,才好讨价还价,当下便顺着这话道:“若是如此,就再看一看吧,曹小姐和兰小姐,最终选谁。”
君逸之仔细盯了大哥一眼,总觉得大哥说一正一侧的时候,心里似乎已经定了人选。只是……罢了,关他什么事呢。
谈完了此事,一家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楚王爷还有些公务要与幕僚们谈一谈,便与母妃告辞,君逸之担心晚儿,也跟在父王身后出了院子。
楚王爷难得与儿子并肩漫步,和气地问起二儿媳妇的状况,“可曾好了些?”
君逸之道:“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楚王爷不由得摇头叹气,“怎么这么辛苦,想当年你母妃生你大哥的时候,不知多轻松,后来怀你就辛苦了些。”顿了顿,淡淡地道了句,“有空去给你母妃请个安。”
他也知道这兄弟两对妻子避而不见的事,只是在他看来,有自己教训妻子就足够了,儿子们没必要掺和。
君逸之只“哦”了一声,没说去不去。
楚王爷忍不住想教训他两句,可是一瞧见逸之轻佻地斜着眼、挑着眉,一副随你怎么说、我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的无赖样子,顿时又泄了气。这两个儿子似乎都不是他能左右的,老二直接就跟他唱反调,老大看着孝顺听话,其实心里头主意坚定得很,阳奉阴违的把戏没少玩。
罢了罢了,反正老妻是个少教训的,这会子似乎还没完全相通,冷冷她也好。
君逸之向父王告辞之后,正要折回梦海阁,冷不妨君琰之从后赶上,用力拍了他一记,恶狠狠地道:“看我为难很高兴?”
君逸之立即喊冤,“哪里啊,我只是觉得,大哥你自己也有心要娶一个侧妃的,何必跟老祖宗过不去呢,不就是多一个兰淑蓉么?”
君琰之瞪了他一眼,“滑头。”却没反驳。
为了弥补,君逸之十分主动地从怀里掏出一叠纸,交给大哥,“这是那个姓方的举子的资料,已经入京了,现在寄居在城外的大安寺内。”
君琰之皱了皱眉道:“怎么不住在大寺庙里?”
京城内外的寺庙,都会给入京赶考的举子们提供住宿的服务,大寺庙香火鼎盛,对寒贫的举子,多半是免费供给食宿的,但大安寺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寺庙,是不提供免费食宿的。当然,免费的吃食和住宿环境,自然都比不上交费的,但总归是比住客栈要便宜。只是,听说这个叫方智的举子,家中很是清寒,难道能交给庙里食奉么?
君逸之翻开那叠纸张的其中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