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5页)

天天在表示了沉痛地哀悼,并给季禾追封了各种功名之后,又重新指了个钦差,还是命他去各个家族讨粮。

新的钦差表现得谨慎得多,他与各大家族心照不宣,从不紧逼,只每隔段时日就去讨一点粮食。有聂家前车之鉴,各大家族也从不敢拒交,更不敢再动别的心思。

如此一来,虽然上交的粮食比季禾那时少了不少,却总是能稳定地送往灾区。

然而,这由重灾所带来的几乎快要压垮整个国家的莫大压力,仍持续被一根一根地往上加着稻草。

沛东道,知府宅邸,付沅杉默默站在大门前,狠狠咬着干裂的唇角。

他所就任的这处平庸府道,在被大旱波及的众多地域中微不足道,却是他两年来耗尽心血拼命守护的地方。

京城拨来的粮草,今天便到了。

他安静地看着眼前这好几车粮食,许久后,才压低着声音问身边人,“这有二十万石?”

京城这次拨过来的粮食总共有二十万石,他知道得清清楚楚,在京城为官的朋友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骗他。

但是看看眼前吧,这一批粮食已经全部在这儿了。

这有上万石吗?

他抓起了一把粮,握在手心,小心翼翼地没让一粒米落到地上,紧紧握着,渐渐红了眼眶。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几章写得好累(我相信看着也会很累的,嗯)= =

对国事粮草之类没有太大的研究……写得好想吐血OTL

☆、冬至

自从五月中旬开始,宋天天便时常会想:难道事情还能更糟吗?

然而局势还是就那样落了下去,不住下落着,就好像没有底一样。

七月的彤江改道只不过是汛期的开始。

到了八月,湘江泛滥,涟河冲坝,陕江犯洪,西南各处都好像被泡在了水里。

以齐山岭为界,半国大旱,半国涝害,平衡得像个笑话。

不过区区三个月,整个宗吾国便犹如炼狱。

就连原本一直守在皇陵的叶凌,也破天荒主动找上宋天天请辞。

淮王属地位于南部,也没能逃过这场洪灾。

他身为新任淮王,必须回去主持大局,其余私怨,那怕是那些有关他父亲的仇恨,都得先放在一边。

送走了叶凌,宋天天回头看着宫外的天空,长叹了一口气。

她还在硬撑着。

除了硬撑,她还能怎么办?

好在到了七八月份,气温骤降,东北以及中部的旱灾便被缓解了不少。

而到了九月,汛期一过,大水退下,西南的涝害也好了。

这一场大灾像匹猛兽般涌过来,盘踞了近半年,时间一到便悠然退去,只留下遍地疮痍。

宋天天坐在朝堂上,看着那些纸片般飞上来的奏章,感受不到半分放松。

灾退了,但是灾害带来的问题仍然存在,仍然笼罩在这个国家的上空。

没有粮食。

西南各地的许多平民,甚至没有住处。

他们只能努力找出那些存粮,从每一毫厘的地缝中找出一点点可以吃的东西,努力生存下去,撑过这一年。

京城里仍然在不住往外发放着粮米。

然而钦差能从那些世族里讨出的粮食越来越少,宋天天能动用的粮米再度捉襟见肘。

能怪那些世族吗?他们已经交出了很多,而后每日红着眼眶跪拜在宋天天宫前,请求着她能允许他们留下最后那点真正的保命粮。

这才只不过是九月。

宋天天没有搭理那些老臣们的恳求,然后,到了大概九月中旬,事态便又迎来了一个小小的转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