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2/5页)
水。
王承恩索性丢开了地图,双目紧盯着朱平安,“大人雄踞登州、威海卫一线,有了圣谕,自然可以编练水师。咱家斗胆问一句,如果京师有变故,大人可以几日抵达呢?”
“最多不过七天的时间!”听到王承恩如此一问,朱平安顿时悚然而惊,“公公的意思是……!”
王承恩重重的点点头,“大人总算明白咱家的意思了,这可是陛下对大人的期望所在,还请大人万勿辜负陛下的期许!”
朱平安一时间有些头晕目眩,呆呆的坐回到椅子上。这是怎么了,难道说历史出现了偏差,崇祯皇帝早在这崇祯十二年的时候,便开始为可能出现的最坏的局面做着准备,那为什么真实的历史上还会有崇祯死守北京的悲剧呢?难道说,因为自己的出现,整个历史已经开始向其他的方向转移?
天津,登州与威海卫一线,海上的行程不过费时数天,京师一旦有变,勤王之军数日内可以抵达京师,就算无法扭转战局,也完全可以将皇室接到山东,或者沿海南下,去江淮、两广,甚至是闽粤。天下之大,何处不可以去得!那么,还会出现南明时期各自为战的局面吗?
王承恩缓缓说道:“如今北直隶、山陕、河南河北战事糜烂,东虏不时南下,而流寇又再度崛起,眼见着北方的局势已经是无法收拾,作为一国之君,陛下要考虑的是社稷的安危,因此,才决定在天津卫和登州派驻可靠的臣子,以备不时之需!”
“不时之需?”朱平安暗叹一声,“再过五年这些准备便可以派上用场!”
“陛下对大人的期望,大人明白了吗?”王承恩问道。
朱平安收敛了心神,起身拜倒:“臣自当效死!”管他那么多,先去了山东再说,至少有了块地盘,在乱世之中,这便是立身之本。
王承恩满意的点点头,“咱家会将大人的回复一一回报于皇上,大人也不必感觉压力甚大。山东一地虽是收到东虏和流寇的荼毒,如今民不聊生,但以大人的干才,这不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吗?”
王承恩凝神看着朱平安,那与故人颇有些相似的眉眼,险些使得他的眼泪夺眶而出,但王承恩狠狠的一咬自己的舌尖,硬生生控制住了自己积郁已久的感情,收敛心神,一字一句的说道。
“大人切记,这是陛下的恩泽,更是大人的机会啊!”(未完待续。。)
第十章 与太子为敌
交待完了事情,王承恩见朱平安一脸凝重的神情,知道他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东西,便也不再说别的,而是走到门边,吩咐宦官叫来一个人。
不多时,宦官便领来一个身穿锦衣卫大汉将军服色的汉子,约莫三十岁年纪上下,身材精悍,下巴上留着一部短须,看起来精神奕奕。
那人进了值房,给王承恩见礼之后,王承恩径直将其领至朱平安的面前。“朱大人,一切无须担忧,自有皇爷在背后全力支持,放手去做便是!”
朱平安满口答应下来,脑子中却还是浑浑噩噩的,还处在听闻这件事情之后的震惊中。
王承恩一指刚刚进门的那人,“朱大人,此人是咱家的心腹,名唤郭追。一直在锦衣卫中当差,如今你要去山东就职,便由他随在身旁,一切消息可以通过他来与咱家联络!”
朱平安情知这便是安插在自己身边的探子,但又没办法拒绝只得答应下来。
看看外边的日头,已经过了午时,王承恩这才命宦官弄来了一些吃食,笑着对朱平安说道:“朱大人见谅,就请在咱家这里用些点心充饥吧,陛下吩咐,一会儿还要由咱家陪着大人去觐见皇后娘娘!”
朱平安顿时头大如斗,这叫什么事儿啊!在宫里呆了一天,全身都是酸痛不已,偏偏还要打起精神来应对这宫里的各色人等,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