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2/5页)
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朱平安本想问传令兵,但一看到他茫然的神色,便料想他也不知情,只得作罢。
不多时,那座营寨的士卒,便收拾好了行装,开始整队出营,看方向,应该是向西而去。
此时,中军大营一阵马蹄声,士卒们纷纷让道两边,流出一条通道,几十匹战马风一般的疾驰过来。
为首一员大将,身着锁子甲,并未戴头盔,额头处还绑缚着一根白色孝带,年纪不过四十岁左右,颧骨高耸,下巴上的胡须也是残参差不齐,两样满是血丝。
而他身后一人却是朱平安的老相识,前一阵子到潜入凤阳,送毕懋康火铳图样的杨廷麟。
朱平安翻身下马,站到路旁,身后的王金发和张二狗等亲兵也都下了吗,整整齐齐的排在朱平安的身后。
那员大将来到近前,猛然勒住马缰,看看朱平安,用嘶哑的嗓音问道:“可是中都朱指挥佥事?”
朱平安心知这必定是督师卢象昇,便行了个军礼,“下官中都留守司指挥佥事朱平安率所部向卢督师报到!”
“报到?”卢象昇嘴角一挑,显然被这个字眼搞得一愣神,想了想,明白了这字眼的一丝,这才点点头,“朱将军一路辛苦,且稍待片刻,代本官处理完眼前这桩事情再来叙话!”
说着打马扬鞭,追上那准备拔营西去的人马,冲着为首的大将怒吼道:“王朴,未得军令便私自拔营,你该当何罪!”(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狙杀王朴
卢象昇的这声怒吼,终于使得混乱的军营消停下来,卢象昇虽治军严厉,却始终与士卒同甘共苦,在军中威望颇高,准备起兵拔营的这部士卒看到卢象昇,顿时没了主意,扛着兵甲器械,不由得面面相觑,全都耷拉下脑袋,不知如何回话。
“王朴在哪里,出来答话!”卢象昇手扶剑柄,大声喝道。
士卒分开道路,一员白面铁甲大将这才在亲兵的护卫下,纵马慢慢赶至阵前。
“王朴,大敌当前,你却要撤兵西归,究竟意欲何为!”
山西大同总兵王朴三十余岁的年纪,与卢象昇以及其身后侍立的虎大威、杨国柱等将领不同,脸上却是没有任何风霜的痕迹,白净的面庞,一部短须,乍一看便像是个文官,只是身上的一尘不染的铁甲才增添了一些英武的气质。
“督帅大人何出此言,王朴虽不才,但也知道临阵脱逃的罪名是万万担当不起的!”王朴边说便从身后亲兵的手中拿过一份纸卷。“这是兵部的檄文,不止送到了督帅的大帐中,也送到了下官的手中!”
“山西塘报,鞑子西趋山西,太原危急!兵部命督帅立刻驰援,督帅为何不遵令执行。如果督帅不肯回师救援山西,本官身为大同总兵,却有守土之责,更何况兵部已经下发文书,命我等回援。请问督帅,本官何错之有?”
王朴的声音很大,说完这番话之后,还将手中的文书向四周遍示诸军。接着便冷眼看着卢象昇。前几日,卢象昇刚刚被崇祯帝下旨斥责作战不力。未能缓解清兵的攻势,已经诏命收回其兵部尚书衔和尚方宝剑。此刻的卢象昇身上也仅仅有一个督师的名号,对于王朴来说,着实没什么好怕的。更何况,还有兵部杨嗣昌亲笔签发的文书在手,卢象昇有资格抗命吗?
卢象昇的一张脸瞬间铁青。而他身后不远处的朱平安则听了个清清楚楚。阴世纲传来的消息再度得到了验证,卢象昇与杨嗣昌、高启潜之间的分歧甚大,杨嗣昌等人为了能使自己的方略得到执行,不惜对卢象昇多方掣肘,先是以高启潜为监军。夺走了关宁军的指挥权,再以刘宇亮为督察,再度对卢象昇加以控制。
眼前的大同兵马临阵撤退,看来便是杨嗣昌精心炮制的第三步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