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部分 (第1/5页)
再说明天一早起来,他还跟人约好了有事情要办呢。
……
这里顺便交代一句,那把价值三万米元的天价吉他已经被澹台文慧买下来送给了叶梓,这几天,叶梓正在熟悉这把吉他的各项特性,为后天晚上的助兴演出做准备。说实话叶梓相当满意这把吉他,她的声音洪亮饱满,音色温暖醇厚,带着一种高贵的内敛气质,让人听着却又并不觉得过于傲慢。同时她的音色在演奏家的掌控下非常富于变幻,可以按照演奏家的要求发出各种各样的音色变化。
这是一把难得的好琴。
跟叶梓原先那把吉他相比,这把吉他的整体质量远远胜过叶梓原先的那把老红棉,尤其是在音色的细腻程度方面。但是如果从声音的响度指标来看,经过小七指点改造之后的那把老红棉却是更胜一筹,而响度指标在吉他质量的衡量标准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真正进行比较的话,这两把吉他应该说是各擅胜场,这把手工琴综合下来稍占上风,但是绝对无法完胜对手。
再想想这两把吉他的售价,那把老红棉是几百元华夏币,这把手工琴是三万米元,这性价比……可就相差太远了啊。
不过叶梓当然会选择使用这把手工琴,这半年以来难得发言一次的小七已经“说”了,根据这把琴的底板音色,完全可以改造成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把古典吉他。
叶梓当然懂得如何来选择了。
(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六章 临门(下)
一清早,叶梓就出发前往the/one/studio,阿坤昨天就跟他约好了会在录音棚等他。
叶梓的手脚很快,录音设备的架设工作在上午9点以前就已经全部完成,包括收音话筒、连接线、调音台、1/4英寸2轨的母带级开盘录音机等等全部都已安放到位,但是调试工作却花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人员进场之后,他还要根据入场人数的多少、场内设施的密集程度等等情况,预估对于现场录音可能产生的一些影响,继续对录音设备再作进一步的微调,以求取得最佳的录音效果。
古典音乐的录音跟流行歌曲的录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尤其是这种现场录音,讲究的是一次到位,完全没有事后修补的余地。那么在录音之前,很多工作就必须事先考虑周全。
比如话筒的摆放。
古典音乐会的录音有时候需要非常多的话筒进行收音工作,有时候却又非常简单,甚至只需一个话筒就能完成,看各自情况的需要。当然,一支话筒那就只能录制单声道的音乐,现在早就已经没人这么使用了,但是在早期,这是最常见的录制方法。乐团这间大排练厅的声学环境相当理想,所以这一次叶梓就使用了三只话筒decca/tree的话筒摆放方式,用一个t型支架将两只经过工厂配对、性能参数完全一致的电容话筒牢牢地安放在了指挥台的后方,两只话筒之间形成135度左右的夹角,另一只补偿话筒稍微靠前70公分左右,用来填补使用两只录音话筒录音时经常产生“黑洞效应”,从而让录制下来的音乐在声场方面不会再有中间凹陷的缺点。这会儿,叶梓再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把这三只话筒的位置上下左右稍微挪移一点进行微调,以求达到声场最均衡的那种状态。
对于古典音乐的录制来说,后期的混音工作在最开始的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这还是重生之后叶梓第一次尝试录制古典音乐,他当然会异常小心异常谨慎,单单这三个话筒的位置摆放就花了他上午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不过听到刚才试录之后的结果,这所有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全都值得了。
做好录音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叶梓便离开排练大厅去到了休息室,孙云也早已来到乐团驻地,现在正在休息室里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