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部分 (第3/4页)

只是引勾佬一连使出两只蛊虫,都被那些正走天罡步的道士无意间给闪开了,偏偏此人站在那儿请神上身,引勾佬又随手放出一只蛊虫,正中他的身体。

这道士请了关二爷上身,双眼霍然一张,威严之态当真如关公一般,一双丹凤眼冷冷一睨,手往胸前并不存在的长髯处一拂,就差左手再提一口青龙偃月刀了。

不料,这时蛊虫发作,他打了个哈欠,倒头便睡。围观群众一见关二爷刚到,还没打就躺下了,不禁莫名其妙。可云道长唯恐泄了自家底气,忙跺脚道:“真真晦气,恰把走麦城的关二爷请了来!你们这些蛮子休要得意,看我法宝!”

说着,形体已如猪八戒一般可云道长把大袖一拂,一团浓烟便飞上半空,数十粒豆子从烟中飞出去,一个围观的老太婆见了惊呼道:“啊!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撒豆成兵?”

风一吹,烟散开了,豆子并没有化作天兵天将,空中倒是出现了一群蜂子,这群蜂子在空中盘旋一匝便四散开来,逢人便蜇。说来也怪,对于那些道人,这些蜂子却视若无睹。

想来这些道士既然随身带了蜂子,身上一定还带了什么可以驱蜂的药物,只是那些蜂子四散开来,虽不攻击道士,对引勾佬等生苗和村子里的百姓却是无差别攻击。

百姓们再也顾不得看热闹了,纷纷抱头鼠窜,呼爹的喊娘的,寻儿妥女的,乱作一团。这村中保正乃是提溪张氏族人,对山上生苗本就心怀仇恨,又是个信道的,忽闻此事,又见自家婆娘抱着娃儿逃回来,脸上还蜇了两个大包,不禁勃然大怒,马上呼喝庄丁,赶去追打引勾佬等人。

在苗家有一个流传很悠久的小故事,故事说:两只小鸡争虫子,母鸡看见了,便去帮忙,随后公鸡也加入了战斗。两家的小孩子看见后,便冲上去帮助自己家的鸡,随后他们的母亲参战,接着父亲参战,然后变成了两个家族之间的一场恶战,最终演变成了两个村子之间一场连绵百余年的恩怨。

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一场大灾难。引勾佬和可云道长之间的这场纷争,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村中保正殴打驱赶引勾佬等人的举动,被引勾佬等人直接理解为他们在偏帮牛鼻子、驱逐蛊教。

于是,他们这一插手,整件事的性质就彻底变了样,刚刚平静下来的提溪司又变成了一锅沸水。

神战,爆发了!

:诚求月票、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58章 风云再起

引勾佬率众弟子灰头土脸地逃回山去,立即把这件事宣扬开来。这已不是个人恩怨了,而是涉及到蛊教的荣誉,涉及到伟大的蛊神的尊严。引勾佬把发生在山下村中的事儿对大家一说,已经喝得醉意醺然的格哚佬和两位前来助拳的部落首领顿时大怒,马上点齐兵马,下山讨公道。

可云道长精明的很,他知道格哚佬的部落近在咫尺,引勾佬这边刚走,他就带着师弟们离开了村庄。格哚佬到了村中没有找到那群牛鼻子,就把张保正抓回山做人质,留下话说:“必须交出那群道士,否则就拿张保正抵罪。”

张家的人慌了,急急忙忙跑去提溪司向张长官哭诉。与格哚佬的部落毗邻的这个村子是提溪氏张氏的领地,保正则是张长官的侄子,张长官闻讯大怒,先前他被迫向生苗让步,已经忍了一肚子气,现在生苗变本加厉,骑到他头拉屎撒尿了,他还能忍?

如果这一回的事儿他再忍了,还如何管理治下那么多村寨?先前的事他还可以说是来自铜仁府的命令,这一次如果再忍了,镇守提溪的张长官就将像铜仁府张胖子一样声威大损,到时候手下的头目们就很难如臂使指地指挥了。

张长官咬牙切齿地集合本部人马,杀到格哚佬的山寨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