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页)
十有余;又做官多年,早就不问这所喂的江湖之事,遂对那小和尚道;“小师傅不远千里,为拯救武林,日夜兼程送信函至此,慕某我实乃钦佩不已;只是慕某老矣,早未问江湖之事多年,还望小师傅你能够谅解。”
小和尚见慕公推辞,心中自是焦息万分。遂不知说什么是好。
此刻,在场华山派弟子和几位过路商人,见坐于上首那位身着华丽,气度非凡者就是慕将军、慕公。纷纷投来惊奇目光,亲眼目睹了这当年驰骋沙场多年,英勇盖世的英雄真容。无人不为慕公之气势而感到惊叹!那年纪四十有余的华山派道士前来施礼道;“原来是慕公—慕大将军!刚才我等不知,失礼之处,还望慕公你多多包涵!”
原来慕公在朝为官多年,少与江湖人士接触。许多武林人士只闻其名,但不祥其貌。要不是那小和尚所询其祥,谁也不知在坐之人就是慕公。
慕公见那位施礼道人青衣道袍、手捋长须、友善五官。心中琢磨;此华山道人一头乌发,却白须一遍,甚是一大怪人也。此人莫非就是华山派双怪之一的白须道长、岳翠柏么;慕公略有所闻,于是便道;“萍水相逢,有何罪之有;见道长白须一遍,难道就是江湖中人人敬畏的华山派双怪之一的白须道长么;”
那年纪四十的道人心中甚喜,想不到慕公还知我名。高兴道;“慕公法眼,正是在下。”
慕公见一语既中,笑道;“华山双怪之名在这武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就我在朝中也略有所闻。”
岳翠柏心惊,想不到我之微名在朝廷之上也有传扬。
慕公又道;“见岳兄去势冲冲,想必唐门很快就要攻取华山。
岳翠柏闻此,遂叹道;“的确如此,唐门来势汹汹,而我华山派正是他们攻取中原的首当要冲。看样这次我华山派恐是凶多吉少啊!”
慕公闻此,默默捋着乌黑长须。
岳翠柏心想,如今唐门攻我华山在即,气势正盛,而我华山派弟子个个心慌,毫无斗志,如此下去,那我华山派不就真要遭到灭门了么。慕公侠义胸怀,江湖之众无不敬仰,若能劝得他相助我华山,那唐门一派定会闻名而退。遂又道;“慕公你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德高望重、义博云天、如果就连你都不肯出面,拯救这整个武林的话!那我武林正义之士至今还有何盼头。请慕公三思,且勿唐突推辞啊!”
那小和尚也道;“是啊!若慕公你不答应,那小僧我就长跪不起,直到你答应为止。”言闭遂扑通一声,跪在慕南天跟前。
慕南天急忙去扶小和尚起身道;“小师傅,这样不可。”
那小和尚哪肯起身,遂道;“除非慕公你能够答应,那我立马就起来。”
慕南天无奈道;“小师傅不必如此,此时我辞官养老,乃隐居养息,是不可在涉这江湖的,这江湖之事,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岳翠柏道;“话虽如此,可江湖之上,还有谁,能够有慕公你如此威望。你就答应我等请求吧!要不然,我华山派可真会掺遭灭门之灾。你若不答应,那我也长跪于此,直到你答应为止。”
这岳翠柏在武林中也小有名气,可谓是华山派的顶粱柱之一,如今他愿放弃自己在武林中的声威,像慕南天下跪,乞求相助,可想唐门一派势力的确之大、手段之恶。
慕南天深知一个人的声威对一个武林人士是何等重要。遂急止道;“岳兄,你万万不可,……这样实乃另我为难啊!”
正为难间,突闻茶蓬外马蹄声声。片刻,有四五名道姑,全身道袍血迹斑斑,匆匆入得茶蓬内。想是有急事要办,不可耽误。他们各持长剑,剑刃血迹未干,跌跌撞撞像小二要了几碗凉茶,
众人见此大惊,原是娥眉派弟子。那一为首者,是一位四十出头的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