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4/4页)
主要的是她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不比其朋友低。
在有关国外的中产阶层家庭消费研究中,家庭消费的性别差异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或者中产阶层家庭的专职妇女成为凡勃伦式的“代理消费”的典型,或者基本上由他们完成家庭的消费活动。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134~148页。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这种差别,即中产阶层家庭大多数具体的消费是由女性完成的。所以,购物作为关系整合的手段在她们的生活中表现更为突出。对于中产阶层家庭的男性而言,这种消费对社会关系的影响表现如何呢?
由于调查时的住所离G1家不远,因此他成为我能够就近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的个案。G1的消费层次较高,有车有房,出手大方,交往面很宽,人际往来较多,从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从G1的例子中不难发现中产阶层家庭中男女的消费区隔方面的差异:如果说中产阶层女性将消费作为建构其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她们是在消费中交往,那么对于中产阶层男性而言,他们是在交往中消费,也就是说他们是基于关系之上或者企图建立关系的消费,在这里显然消费的重要性大为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这种消费区隔的逻辑与性质是相同的。在G1谈到买车问题时,这种逻辑表现出来。他认为买车使得他自己的人际空间加大,即“交往的圈子也大了,出去的场合也多了”。而且从他们单位在一次寒假组织的车队出游可以看出,在这种活动中,车其实成为一种联系与交往的工具,自然,也成为关系分隔的一种工具。从G1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消费在他建立自己社会网络中的关系的地位:其一,正如G1所说的,这些人能够在一起玩乐主要是脾气相投,关系好,但隐含在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消费观念较为一致,否则这种交往可能会中断,即所谓“人以群分”,如果以前人们主要是以职业、工作等聚合在一起的话,那么现在消费成为又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其二,在目前,越来越多的社交场合是与消费场合叠加在一起的。在消费中交往,在交往中消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消费成为与人们交往相伴的、有时甚至是决定亲密关系分与合的重要因素。其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消费的快感,如G1所说的,有时不想去也得去,在这时消费显然成为一种联络感情、沟通关系、增进交流的手段,是积累与获得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消费在社会交往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中产阶层,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色,但应该承认,就社交与消费的关联而言,很明显,中产阶层要大的多,这一点在前面的调查中也表现得很突出。如果以前说起“酒肉朋友”还多少有些贬义的话,那么在今天,要找出不与消费相联结的社会活动,恐怕太难了,茶馆、酒吧、餐厅等等是消费场所,也同时是社会交往场所。而且,不可忽视的是,随着人们自由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多,那些在消费上经济能力接近、消费观念相近的人更多地走到一起,而不是相反。这样一来,中产阶层的消费活动建构起来的可能是越来越同质性的圈子,因为社会交往本身更多转向消费场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一种社会排斥:那些消费观念、消费能力差别较大的将可能会趋于疏离。
这些个案的具体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生活真实,但要反映全部代表所有的方面,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两个个案�